当前
全市上下着力推进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韶关融入新发展格局蹄疾步稳
各职能部门纷纷深入一线
协助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夏日炎炎
一个个重点项目开足火力忙建设
全力推进韶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武江:城乡融合产业园建设进展顺利 污水处理厂等工程8月底完工
武江区“一号工程”——武江区城乡融合产业园,是该区重点打造的示范带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省级试点产业平台及广东省内标杆型产城融合示范区。自2022年开工建设以来,武江区扎实推进产业园区各项工程建设。其中,污水处理厂、土方平整、两条新建道路等工程将于8月底完工。
在园区土地收储方面,通过开展集中征收攻坚行动,今年仅用5个月完成了全年992亩净地收储任务,累计完 成净地交付近1500亩,有力保障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需求。
在园区招商引资方面,已签约岩棉生产基地、泡棉生产基地、绿色装配式建筑钢生产等入驻项目三个,计划共投资6.6亿元,预计年产达9.62亿元。
乳源:产业园建设新项目 新材料提升制造力
乳源瑶族自治县新材料产业园中,东阳光氟树脂公司与璞泰来公司合作建设PVDF与R142b产能项目。项目占地约248亩,总投资约13至15亿元。竣工投产后,每年可产出PVDF约2万吨,R142b约4.5万吨。
项目建设共分两期开展。一期建设年产出1 万吨/年PVDF与1.8万吨/年的R142b项目,截至目前项目建设安装已处于收尾阶段,主要为绿化围蔽工程,正办理试生产相关手续,预计9月份可竣工投产。
二期建设1万吨/年PVDF与2.7万吨/年R142b项目于6月下旬全面开工,目前正在开展厂房基础和钢构装置施工,总体进度约30%。预计2025年3月份投产。
PVDF以R142b为主要原料,作为工业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涂料、注塑、锂电、光伏等领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的情况下,PVDF已成为热门化工品。项目竣工投产后,将有效提升PVDF产能,抢占市场机遇,预计年均营业收入超30亿元以上,年均利润超7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00个。
始兴:发展稻虾共生产业 铺就绿色致富路
近日,记者在沈所镇石下村“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扩展基地看到,一块块稻田灌满了水,连成片,远看似鱼塘。水田边上都挂着几个虾笼,里面装着不少的小龙虾。工人们正忙碌在水田边,用割草机把田埂上长得旺盛的青草割掉。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稻虾综合种养的优势是水稻与虾之间有着互相促进作用,虾脱的壳以及排泄物都是水稻里面需求的好肥料,属于有机肥,而龙虾又是禾苗的治虫高手,不仅降低了农业成本,还可以净化水质,实现虾和稻的双丰收。经过几年的摸索,基地工作人员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稻田+龙虾综合种养”技巧。
沈所镇抓住近年来小龙虾火爆的市场,依托当地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优势,与顿岗广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力开展“稻虾共养”模式,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进行规模化经营,建成了该县首个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扩展基地,点亮了产业兴旺星。一稻一虾激起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活水,实现了村集体创收、百姓增收。
曲江:马坝镇水文村养殖五黑鸡 “啄”开致富门
近年来,曲江区马坝镇水文村结合当地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发展林下生态养殖五黑鸡,逐步形成规模化养殖,如今该村五黑鸡养殖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水文村五黑鸡养殖基地占地25亩,建有鸡舍3个,约2000多平方米,养殖五黑鸡要做好消毒、保温等关键环节,同时也要注意疾病预防。通过不断地探索和经验积累,如今已渐渐产生效益,成品鸡和绿壳蛋深受消费者青睐,预计今年销售额在50万元左右,目前带动了十多户农户养殖五黑鸡。
据了解,水文村的五黑鸡以其眼、耳、脸、喙、冠、趾、皮、肉、骨及内脏乌黑为显著特征,推行绿色生态养殖,采用绿色食物喂养,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下一步,马坝镇将扩大养殖规模,建立产品网络销售渠道,提升五黑鸡品牌影响力,让更多养殖户持续稳定增收,得到更多实惠,助力乡村振兴。
浈江:不误农时科学推进夏收夏种
夏收未尽,夏种即始。位于犁市镇黄塘村的800亩垦造水田稻浪翻滚,热气腾腾的阵阵稻香扑面而来,让人不由沉醉在即将丰收的喜悦当中;而在直线距离约二十公里外的花坪镇石屋村,村民们则基本完成了上一造的水稻收割,正紧锣密鼓地抢抓农时,充分利用粤北地区季夏时节优越的水热条件,加快推进夏季稻的播种插秧。
在新韶镇黄浪水村,只见路两旁的一边还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收割,一丛丛挺拔的稻子很快就被轧成了一簇簇低矮的稻茬;而另一边,村民们则走在已经重新平整好的旱田里,拿着各式各样的农具播种适合夏季生长的作物。据介绍,黄浪水村在区、镇两级的指导下,在迅速开展早造稻谷等粮食作物收割工作之余,充分调动村民生产积极性,不误农时加快推动各类夏季作物的播种生产,现已播下水稻、番薯、玉米、大豆、花生和香芋等作物,其中水稻和香芋分别完成了200亩和110亩的规模化种植。
另悉,浈江区各镇将在近几日相继完成主要作物夏收,同时以“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要求为工作指引,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宣传、农技服务、农业行政执法和农用物资的调运储备等夏种阶段各项重点工作,努力提升各类作物高产丰收潜力,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助推全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乐昌:黄圃耀阳60MW光伏电站点项目将于今年9月全容并网
近年来,光伏发电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位于乐昌黄圃耀阳60MW光伏电站点项目, 预计年发电量5870多万千瓦时 。
据悉,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7亿元,总工期为10个月,计划2023年9月全容并网,总占地1100亩。项目工程总投资2.4多亿元,年发电量将近5873万千瓦时。项目共设计15个光伏子方阵,共计196台以集中并网方案。最终采用1回110kV送出线路送入南网韶关庆云变电站。
项目分为升压站和光伏区地块两大部分,其中升压站已完成三通一平、挡墙砌筑,以及基准点以上土方开挖;基准点以下基槽累计完成872立方米,完成进度72.6%;蓄水池底板钢筋安装已完成66.7%;已完成用地预审报批。
光伏区地块,已完成进场道路、场区围栏,以及地埋集电线路施工,基础灌注桩已完成1284根,完成进度88.9%;支架、组件、光伏线缆安装、接地环网安装均累计完成326组,完成进度90.3%。场区围栏安装累计完成12190米,场区道路已完成400米。该项目将推动碳中和关键技术和产业链协同,助推韶关成为广东碳中和重要的技术示范和产业应用基地。
翁源:龙泰翁山源温泉度假村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日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龙泰翁山源温泉度假村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预计明年国庆期间试营业。
据了解,龙泰翁山源温泉度假村项目位于周陂镇光明村,总投资约3亿元,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项目将围绕“天然温泉 智慧康养”这一核心主题,以周陂美食文化、陈璘海战文化、翁源特有的景观人文及生态环境作为依托,打造一个宜养、宜游、宜业、宜居的康养胜地。
项目业态涵盖温泉酒店、水上乐园、会议中心、美食城、水体景观灯光秀、游乐园、房车营地、研学及团建场地和各具特色的稀有温泉泡池等。
项目于今年4月份开工,目前正在按计划建设汤墅区二层,总进度10%,预计今年春节前完成所有土建工程,明年国庆期间试营业。
此外,项目总绿化面积8000平方米,已于年前完成了部分工程,包括环山道路两侧种植的景观树、铺设的草坪等。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该县文广旅体局也强化服务意识,深入项目一线,落实惠企政策,提供要素保障,全力协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相关负责人坚持到工地去看,到现场去盯,把好项目建设“安全关”“质量关”“进度关”,确保项目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
南雄:铺展国家储备林建设新画卷 高位推进“百千万工程”
南雄市珠玑镇下坋村,该市国家储备林项目苗圃基地便坐落于此,经过三年育苗,今年基地开始供苗。现基地面积160亩,以培育多种珍贵及大径材树种苗木为主,生产规模可达200万株,主要有楠木、红椎优良品系、半枫荷、优良高产油茶品系等珍贵树种苗木,建有智能温室培育房、固定遮荫棚、浇灌系统等现代化苗圃基础设施,已向广东省林业局申报省级保障性苗圃项目。
位于水口镇泷头村南雄市国有泷头林场,自2020年开始建设,主要种植闽楠、杉木、木荷、香樟等树种。通过集约人工造林、现有林改培,将现有的杉木林改变为针阔混交林,培育珍贵树种用材林和大径级用材林,最终形成多层次、近天然复层林。为充分发挥林地使用价值,该林场还尝试发展林下经济,种植林下中草药黄精、白芨约15万株。
南雄市作为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的先行县(市),单列韶关国家储备林项目。南雄国家储备林项目于2019年4月正式启动,规划建设总面积共58万亩,其中,更新造林8万亩、现有林改培30万亩、中幼林抚育20万亩。项目一期总投资19.96亿元,目前已完成林地流转收储共5.7万亩。通过国家储备林项目融资建设和国家储备林林木的培育,加工制造和森林康养旅游等行业的兴起,为社会提供更多增收致富的平台和机会,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经济社会高速高质量发展。
来源:韶关发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