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十年磨一剑,东莞首批知识产权毕业生怎么样了

南方+ 记者

知识产权专业是什么?知识产权专业好不好就业?学知识产权毕业后能做啥?

约十年前,在东莞理工学院校内的公告牌前阅读到法学(知识产权方向)辅修班即将开班的消息时,陈廷操、伍健聪等人都有着相同疑惑。毕竟,站在2014年的视角,中国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尚在起步阶段,对普通的大学生而言,这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即便如此,知识产权这一以惊人速度成长的新兴事业仍吸引了这群年轻人,他们有的来自机械、化工等理工科专业,有的在修习管理、文学等专业之余,又辅修了知识产权。经过十年时间的洗礼,如今,这群学子已经完成从求学到职场阶段的转变,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他们对知识产权专业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对于城市、学校给予的机会,他们是否满意?政校合作、本土培育的模式,究竟有多少成效?

缘起:触摸时代的脉搏,响应市场的召唤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制定的《2014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国际排名进步显著:在2008年到2013年的6年时间内,中国的排名由第19名跃升至第9名,由中游偏下的位置一跃达到世界中上游水平。

《报告》还公布了地区知识产权环境发展状况评价,这一指标主要是考察制度环境、服务环境和知识产权意识环境三个方面。在广东,2014年知识产权环境发展指数得分已高于80,在全国位属第一档。

时代的背景、地域的发展,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与学生们的生活产生联系。

2014年,在东莞理工学院上学的陈廷操发现一件“怪事”:以前互联网上可以免费观看、收听的电影音乐渐渐开启了付费模式,这让他意识到:知识产权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或将广泛地应用于商业领域。不久后,在获悉学校开设法学(知识产权方向)辅修班后,他立刻选择加入,成为东莞首批修习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生。

陈廷操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决定会深刻改变他的生活,以至于在未来的十年时间里,他从一名工科生摇身一变成为独立的知识产权执业律师,为众多企业代理知识产权相关案件,筑深企业的专利“护城河”。

另一名选择修习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生伍健聪则没有那么顺利,虽然心中早有想法,但苦于绩点不够,直到开班的第二年,他才报名参与。

“我是比较早就接触到知识产权概念的一批人,当别人还在问什么是知识产权的时候,我对这件事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伍健聪介绍,大学期间,他虽然主修机械专业,但尝试过许多专业方向,在校园内广泛的“蹭课”。他旁听了《国际知识产权法》课程,正是这一门课程,将他拉进知识产权的大门。

“在《国际知识产权法》上课期间,老师讲解了很多国际上的知识产权冲突的案例,这给了我启示。民族企业要走向全球化,就要参与国际化竞争,在这种竞争中知识产权是绕不开的一道槛,会诞生很多工作机会。”伍健聪说。

事实证明,伍健聪的预判是正确的。在一家知名的律师事务所锻炼后,如今,伍健聪已是深圳一家科创企业知识产权事务的负责人。谈及工作,他总是干劲十足,“虽然辛苦,但成就感满满!作为科技型创业公司,我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度很高,希望能够帮助公司产品更好地走向全球。”

据不完全统计,2014届东莞理工学院修习法学(知识产权方向)辅修班的学生中,约有30人从事了知识产权相关的工作。如此高的从业率,既是时代所需,也是市场的召唤。

探索:新兴的复合型学科如何培养人才?

作为一名奋战在一线的高等教育工作者,东莞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郑玉敏称知识产权专业是一门“特殊的学科”。

为何特殊?郑玉敏表示,知识产权是典型的复合学科,既要精通相关法律,又要学习管理类知识,还要有理工科的背景。“把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们凑到一起,能不能培养出来,培养到什么程度,当时都是未知数。有一个信念支持着我们:未来东莞需要大量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来参与经济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这件事是很有意义的。”

学生们对自身的特殊更有感触。第一次走进专班的上课教室时,陈廷操发现,这是一个“复杂”的班级。同学们有的来自传统工科专业,有的则是文科和工商管理大类。

陈廷操表示,知识产权是一门特殊的专业,它对多学科背景要求比较高,“如果一个人只了解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那么他很难做好知识产权工作。比如专利代理师如果看不懂专业词汇,如何胜任?”

依托东莞理工学院理工科背景的优势,复合型学科的难题迎刃而解。但是,更大的问题摆在知识产权专业师生的面前,无论是知识产权专业律师,或是专利代理师,由于与市场贴近,都对实践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如何满足学生们的实践需求?

在位于松山湖双创社区的郑玉敏办公室的墙壁上,贴满了东莞知识产权专业学子们获得的荣誉——2021年第三届incoPat校园精英赛赛场上,学子们获得了全国冠军及6个优胜奖;2021年广东省版权演讲比赛中,学子们获得了全省唯一一个特等奖,此外还有二等奖和优秀奖。

以赛促学是东莞知识产权学院的一大举措,通过组织学生们广泛参与知识产权专业赛事,学子们与高手过招,同时接触业界“大咖”,获得一手实践经验。此外,学院还积极利用东莞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设施与力量,给学子们“开小灶”。

目前,学院将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代理师的上课地点设置于松山湖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目的是借服务中心内部的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东莞巡回法庭,进行模拟开庭。在模拟开庭期间,学生们选取法官、律师、专利代理师等角色,并邀请专业法官做最终裁决。逼真的演练过后,学生们对法庭不再陌生,也对胜任知识产权相关岗位更有信心。

展望:争取招收全国首批知识产权专业硕士

从2014年开办法学(知识产权方向)辅修班开始,约十年时间,东莞本土培育知识产权学子取得丰硕成果。

2019年,基于之前办学成果和东莞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的需求,东莞理工学院和东莞市市场监管局签署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并挂牌“东莞知识产权学院”。该学院是华南地区第一家政府和高校合作共建的知识产权学院,并且由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东莞市版权协会参与合作共建。

在2014届东莞首批培养的知识产权辅修专业学子中,约有1/3的学子正从事知识产权相关工作,他们大多扎根于东莞、深圳、广州、佛山等大湾区城市,也零星分布于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从职业分布上看,知识产权专业律师、专利代理师、政府工作人员、企业法务或知识产权部门从业者人数较多。

在成为知识产权一线从业者之后,当年的学子们对如何发展知识产权事业有了更深的认知。

作为执业律师,陈廷操认可近年来东莞知识产权事业的进步,也指出问题:“目前东莞知识产权的数量已经很可观了,大部分莞企对知识产权有基本认知,接下来应该转到提升知识产权质量的道路上来,进一步的引导和培育企业意识。”

在上海一家知名企业工作的2015届知识产权辅修专业学子张健结合自身工作经历指出,东莞以中小企业为主,分工较为粗糙,目前企业内专门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机构和人员较为缺乏,需要加强这方面的人力储备。

目前,东莞知识产权学院已形成面向本科、专升本、第二学位、辅修等多层次的招生层次,正计划冲击全国首批知识产权专硕招生点。

“争取首批专硕点对我们来说有难度,但我们的优势在于东莞的产业特色和学校理工科的支撑作用,我们将力争招收全国首批知识产权专业硕士,为东莞高质量发展贡献知识产权的力量。”郑玉敏说。

【文字】南方+记者 唐卓

【图片】受访者、东莞知识产权学院供

编辑 毛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