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爱湛江哪种鲜?(可多选) 虾油 沙虫干 蟛蜞汁 虾酱 鱼露 油浸红鱼干 茂德公香辣鱼仔酱 提交
美食家蔡澜曾在专栏文章《Umami》中写道:“烹饪肉类时加入海鲜调味,是最高明的烹调手法。”
虾酱。图片来源网络
食有五味,酸甜苦咸鲜。鲜这一味,最为玄妙,既深藏于日常饮食中,又代表了国人对美味的极致追求。
湛江人爱鲜,对食物的最高评价莫过一个“鲜”字。三面环海的绝佳地理优势,让大海成了湛江人寻求鲜味的灵感库。
海鲜调料为食材增鲜。 受访者供图
古往今来,先辈们对极鲜的体验孜孜以求,连本身已鲜味十足的海鲜,都没能挡住食客追求更极致的味觉体验的步伐。怀着对食物的理解,湛江人在年复一年的实践中,研制出了种种进一步激发食物鲜味的妙法。其中有一种方法,将海洋的滋味转化,调味来自海陆空的食材,让食客品尝到至鲜至味,这便是海鲜调料了。
虾油、沙虫干、鱼露、蟛蜞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浓缩了海味精华的天然海鲜调味料,体验湛江极鲜带来的味蕾高潮。
鱼露。图片来源网络
提炼出的至鲜之味——虾油
古话道:一招鲜,吃遍天!
对于广东省“粤菜师傅”五星级名厨郑向阳而言,如何激发出食材最极致的鲜,是时刻需要思考的问题。
虾。
“我总是念念不忘小时候母亲炒的虾,成为厨师这么多年,总觉得自己炒的虾始终没有小时候吃到的鲜。”郑向阳说,“后来经过研究,我发现是因为小时候母亲炒的虾总是提前在冰箱里冰过,虾脑在冰箱中得以发酵,味道更为鲜香。”
这一发现为郑向阳提供了灵感。在多次试验下。郑向阳研制出了为食材提鲜的妙招,即在烹饪时加入炼制好的虾油。
虾油色泽红亮。
虾油制作方法:清洗干净准备好的虾头和虾壳,在热锅中放入大量花生油,下入洋葱、姜、干葱爆香,下入虾头和虾壳,边翻炒边继续加入花生油,再加入少量醋去腥,慢火炸虾逼出虾壳虾头中的水分,直至虾油变红,连同虾壳虾头一起静置48小时后滤出,蕴藏着极致鲜香的虾油便炼制出来了。
色泽红亮,汁液浓稠,味极鲜美,余味绕口。在炒好的虾身上加入几滴虾油,原已鲜味十足的大虾鲜上加鲜。或者加入烹制好的龙虾粥中,不仅可以提亮色泽,更添一抹虾的鲜味,让人食指大动。
天然味精——沙虫干
香甜脆爽,鲜味十足,沙虫享有“天然味精”之誉。沙虫学名方格星虫,喜欢生活在沙质海滩里。
沙虫干。图片来源网络
湛江人爱吃沙虫,素有“一品沙虫鲜,胜过当神仙”之言。除了食用新鲜沙虫,还会将其制成沙虫干,加入其他食材中提鲜增味。
将新鲜沙虫处理干净,晒成沙虫干,食用前用铁锅文火慢炒十分钟,使之更为酥脆鲜香。煮汤、煮粥时,只需加入几根沙虫干,食材的鲜甜滋味便被立即激活,让吃过的人念念不忘,沙虫干五指毛桃煲鸡汤便是一绝。
食材的重生——蟛蜞汁
虽说鲜多是一种顺应时令的“怦然心动”,但是国人自有妙法,让它成为长期的丰足之味,这就是——发酵。吴川市黄坡镇盛产的蟛蜞汁,便是因发酵而生的极鲜调料。
蟛蜞。图片来源:遂溪旅游
蟛蜞又称螃蜞,学名相手蟹,是一种小型蟹类,一般仅为拇指大小。每到十一月,蟛蜞最为肥美多膏,沿海的渔民将其捕获并洗净,再用白酒冲洗,晾干,放入海盐腌制。一周后取出捣碎,磨至幼滑,滤出浆汁,将浆汁放入消毒过的瓦埕内,用灰泥浆密封埕口,埋于庭院。
蟛蜞汁。
经过年复一年漫长的时间和盐分的催化,蟛蜞的生腥味在岁月中自然淡化,肉质的鲜香味则愈发浓郁香醇。蟛蜞汁鲜香可口,能下气化痰,去积腻,助消化,是当地人极喜爱的海鲜调料。
可用五花腩肉蘸上蟛蜞汁食用。
聪明的黄坡人一早便发现了蟛蜞汁可为肉类提鲜用。用爽口的本地土猪五花腩肉蘸上咸香的蟛蜞汁,一口咬下,香而不腻,开胃消滞。
故乡的回忆——虾酱
同样经历了发酵过程的虾酱,也是让许多漂泊在外的湛江人,魂牵梦绕的海鲜调料。
吴川市黄坡镇的虾酱,质感细腻,咸鲜中带着香甜,是提味增鲜的一把好手。
虾酱。
制作虾酱,多使用毛虾(“虾皮”)。将其清洗干净后放入坛子中,加入盐搅打均匀,封口,置于阴凉通风处自然发酵。每日勤加捣缸,假以时日便可享用。
在黄坡,家家户户都有制作虾酱的独门秘方,或加入胡椒,或加入酒糟,无论哪种方式,制作完成的虾酱总是自家最爱的滋味。
虾酱炒豆角。
虾酱炒豆角是不少湛江人的心头好。虾酱在储藏期间,蛋白质会分解成氨基酸,使之具有独特的海鲜清香。寡淡的豆角因紫红色虾酱的加入,摇身一变成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不仅色泽动人,还滋味鲜美,令人回味无穷。
食客在品尝虾酱。
时间的作品——鱼露
鱼露,又称鱼酱油,在湛江沿海地区广泛流传。
鱼鮔。
用新鲜杂鱼为原料,经腌渍、发酵、熬炼后,得到一种味道极为鲜美的汁液,色泽呈琥珀色,味道带有咸味和鲜味。
遂溪江洪的鱼露有所不同,当地人称之为“鱼鮔”。鱼鮔以北部湾青鳞鱼为原料,每年清明前后,青鳞鱼大量上市,渔民将生猛的青鳞鱼去鳞洗净,加入海盐,揉搓搅拌,直至青鳞鱼的身体变软,放入瓦罐中用黄泥密封后埋地窖发酵。
一年后开坛,扑鼻的鲜香迅速扩散,此时的青鳞鱼基本上已经化为汁水了。与普通鱼露不同,鱼鮔赤红一片。
相较于普通鱼露,鱼鮔色泽赤红。
雷州特产的青鳞鱼汁的制作工艺大同小异。当地人认为,青鳞鱼汁放置越久,味道越醇厚。本地饕餮吃白切鸡时爱蘸鱼鮔,清香的鸡肉和鲜香的鱼汁,在嘴巴里融合、碰撞,叫人欲罢不能。
成为调料的鱼——油浸红鱼干
油浸红鱼干是郑向阳的海鲜调料谱中另一得意之作。
红鱼干。
准备3斤左右重腌制好的红鱼干,去鳞,起肉,切块。锅中倒花生油,下入红鱼干慢火油炸,捞出沥干晾凉后,与花生油一同装入罐中。浸泡五至六天,使鱼肉充分吸收油分,一方面可使鱼肉回软,另一方面则会激发出鱼肉的香味。
制作好的油浸红鱼干,在食材中充当调味料的角色。蒸腩肉、蒸肉饼时放入几块红鱼干,无需再加入盐、油等调味料,便已足够咸香。肉类的油脂与海鲜的鲜香,在唇齿间相互碰撞。令人“吃过翻寻味”。
焖腩肉时加入油浸红鱼干提鲜。
口味活泼——香辣鱼仔酱
与上文的海鲜调料相比,香辣鱼仔酱显得有些活泼。颇受年轻人欢迎的辣味融入海鲜的鲜香,迸发出了独特的滋味。
茂德公香辣鱼仔酱。受访者供图
雷州本地所产的辣椒鲜红诱人,深海白帆鱼经过油炸,肉质紧致有嚼劲,鱼香诱人。小火慢熬,层层渗透,轻微的辣激发出浓郁的鲜香,用其炒菜,提鲜增味,让人食欲大增。
浓缩了海味精华的海鲜调料
激发出隐藏在食材深处最极致的鲜
为湛江人献上一场场味觉盛宴
你最爱湛江哪种鲜?
快来投票吧!
【文字】南方+记者 林日清
【图片】姚瑶 除署名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