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伟壮观、科技感十足的湛江湾实验室大楼林立,干净宽敞的乡间马路,城市农业公园将现代都市元素与乡村文旅结合碰撞,一幅城与乡共荣共生的画卷映入眼帘,这是坡头区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缩影。
坡头区正着力打造宜业宜居宜游魅力城区。李青远 摄
8月18日,湛江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与湛江市委宣传部组织了“百千万媒体调研行之坡头”主题采访活动。来自中新社、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湛江分社、广东广播电视台湛江记者站、南方都市报(N视频)、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日报等十多家中央、省媒以及市媒和网络大V组成的媒体采访团前来调研报道。
数字赋能
城乡加速融合发展
一张大屏可显示全区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的实时场景,实现“一屏观坡头”,这是媒体采访团在坡头区智慧城市指挥中心看到的场景。
坡头区智慧城市指挥中心于今年2月正式揭牌启用,打造了新型智慧城市与一网统管全面融合的创新模式。7月7日,湛江市首个区级社会治理中心——坡头区社会治理中心正式挂牌运作,与区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合署办公、联合运作,提升区、镇、村三级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标准化、网格化水平,以信息化助推社会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采访团在坡头区智慧城市指挥中心调研。
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至关重要。依托智慧城市指挥中心一体化大数据平台,今年,坡头区结合社会治理实际需求建立“民生诉求平台”,通过统一诉求入口,识别捕捉民生痛点、治理堵点、舆情焦点、信访难点等问题,及时发现苗头性、风险性诉求“弱信号”,尽早发现处置“强风险”,依托“智网”提升全区治理水平,用信息化手段擦亮“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招牌。
坡头区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及时处理群众诉求。
“平台针对100多种场景,梳理了1295条标准事项清单,明确了57个单位的责任和200多种作业处理标准,基本囊括了民生诉求的方方面面,群众只需通过一个平台对社会治理问题进行上报,即可实现社会治理‘一网通办’,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坡头区政数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追高逐新
重点项目蹄疾步稳
第二站,采访团走进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研发基地,园区内处处涌动着创新发展热潮。
6月29日,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园区落成投用,坡头创新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湛江湾实验室是广东省委、省政府第二批启动建设的省实验室之一,同时是粤西首个获批设立的省实验室。今年6月29日,湛江湾实验室龙湾王园区落成投用,渔业大数据中心同步启用,为湛江海洋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采访团在湛江湾实验室调研。
作为湛江城市扩容提质的主战场和高新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坡头区正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激发区域发展潜力,紧抓机遇推进湛江国家高新区建设,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今年以来,坡头区将发展重心放在五大产业园建设,结合高新区“两园一城”的产业布局,依托湛江湾实验室、粤西数谷等平台,围绕电子信息、智慧物流等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同时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聚焦“高”“新”产业重点区域招大引强,上半年近20个高新项目落户,着力构建项目集聚、产业集群的招商新局面。
乡村振兴
描绘村美业强新图景
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绿植相随,“四小园”里的蔬菜长得郁郁葱葱,精美的墙绘随处可见……采访团行走在干净宽阔的硬底化道路上,感受着湛江市乡村振兴示范村——莫村乡风和谐、整洁宜居的新农村魅力。
干净整洁的池塘点缀着秀美村庄。
近几年,莫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直击群众最关注的基础设施短板,对全村道路、污水管道、公厕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彻底改造,一座座文化广场、党建公园整洁亮丽。
“咱村铺仔”。
在莫村现场,一间别具特色的乡村小卖部惹人注目。乡村小卖部俗称“铺仔”,坡头区充分利用散落在自然村里的小卖部,统一风格、升级打造“咱村铺仔”,并且赋予“铺仔”村民议事、文化休闲、暖心服务、文明积分超市等功能,让“铺仔”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的延伸,涵养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
随后,采访团走进有着荷花之乡美誉的乾塘镇南寨村,游览莲藕产品加工厂、乾塘荷花世界、乾塘党群服务中心、太空农博园等。现场,采访团拿起“长枪短炮”,记录下景美业强的村庄。
乾塘荷花世界。
据了解,从2015年起,乾塘镇连续举办荷花文化旅游节,以万亩荷花为依托,沿主产区及休闲旅游带发展一批骑行观光、休闲驿站和文化体验项目,打造一批荷花园观赏景区,每年吸引众多观光者,有效提升乾塘莲藕产业知名度。
随着乾塘莲藕品牌打响,更多年轻人回乡置业,开办“小夜市”等,促进乾塘农旅融合发展。
依托万亩生态荷田,乾塘建成现代化莲藕深加工生产线,打造莲藕粉丝、红薯粉丝、莲藕淀粉等农副产品。
“依托万亩生态荷田,乾塘着力现代化莲藕深加工生产线,以精深加工的方式,增加产品附加值。”乾塘莲藕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李海玲介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回乡置业,乾塘莲藕品牌的打响,也有效带动众多村民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撰文/摄影】杨证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