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谈少儿科幻:用想象力触达未来

南方+ 记者

8月18日,一场关于“大咖聊科幻——少儿科幻的创作使命”的作家对谈会在2023南国书香节主会场广东出版馆活动区举行。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华语科幻星云奖得主赵华和马传思,一起畅聊科幻与科学、科普的关系,探讨少儿科幻文学之价值,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

科幻源于科学,推动科学

“科学与科幻互相推动着,不断拓展着双方想象力的边界。”在谈到科幻和科学的关系问题时,《科幻星球:火星使命(三部曲)》的作者赵华如是说。

科幻以科技发展为支撑,某种程度亦在推动科技发展。1995年,电影《千钧一发》设想了一个大规模使用基因编辑技术的社会;2018年,人类首例抗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出生。《科幻星球:火星使命(三部曲)》的主角靠着由碳纳米管材料制成的大穹顶,在环境严苛的火星上生活。如今,我国的天宫空间站已实现了航天员长期驻留的目标。那些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想象,正在逐渐嵌入我们科学发展的现实,为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

活动中,两位作者表示,科幻作品的创作,一般要以深厚、广博的科学知识体系作为支撑,并紧跟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与发现,才能让该作品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科幻的想象力因其基于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并对未来作出预测,因此总能给我们反思“所处世界”的机会,这也是优秀的科幻作品所具备的特质之一。因此,科学永远是科幻文学的故事资源和想象基础。

科幻是科普的最好方式之一

有别于传播真实科学的内容的科普,科幻的本质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种艺术,是通过想象力和艺术创作,为读者创作的一个虚拟世界。“科普和科幻确实是两个不同但存在交集的领域。”赵华说。

科幻作品虽不能完全等同于科普作品,但科幻作品是最有魅力的科普方式之一。科幻作品的构思通常基于一定的科学知识体系,又高于科学,其想象力的边界通常要建立在情节、人物设定等合理的演绎推理之中。对于读者来说,这既是科学知识的科普,也是科学思维的科普。

“科幻作品中经常会对人类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或灾祸进行预警,比如工业化生产导致的温室效应,会让孩子们产生反思,如何保护自己的家园。”赵华说。

马传思认为“少儿科幻”是中国独特的一个图书分类概念,因为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科技飞跃发展,小读者们对科学的热情与日俱增,所以在科幻和儿童文学作品之间,“少儿科幻”这一题材诞生了。科幻作品与奇幻、玄幻作品的不同就在于它的科学性,科幻作品更侧重于在故事中融入科普知识,并通过人物、情节贯穿起来。科普是中国科幻文学的一大特征。

少儿科幻文学培育想象力和创造力

赵华认为,少儿科幻同成人科幻一样,具备坚实的科学内核,具有自圆自洽的逻辑、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此同时,少儿科幻还需要更多地展示人性的美好,“这些作品能让孩子们产生悲悯和敬畏之心,比如知道地球不是唯一,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尘,而地球上的生命又是经过亿年的进化得来,就会感到生命的渺小和不易”。

幻想的艺术创作形式,是少儿科幻文学和儿童文学外在表现一致性的来源。科幻的想象力在科技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真实可信却又充满惊奇感的未来世界,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被激发的想象会被迁移到现实世界中,“增加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度,进而形成想象力的逻辑自洽”, 赵华说。

少儿科幻作品在培育多学科思维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学科的融合,是少儿科幻作品的重要特征。在《科幻星球:火星使命(三部曲)》的故事中,涉及火星、地球、银河系等相关天体的知识,涵盖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范围,这让读者的思维认知打破学科边界,流动起来,甚至打破了现实和未来的壁垒,让读者建构起通向未来的人类知识新体系。

少儿科幻创作“经验谈”

作为文学型少儿科幻的代表人物,马传思认为,科幻的本质还是文学,少儿科幻是一种介于儿童文学和科幻文学之间的跨界文学。

“要在充满传奇色彩的科幻故事中呈现儿童的心灵成长,引起对人和人性的思考,以及重视作品的审美价值,”马传思说,“少儿科幻作品的创作应追求文学性和思想性。”

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首先应具备文学之美。科幻创作者应用科幻之美赋予文学之美新的内涵,通过文字为读者建构科幻世界;其次,科幻作品的创作还应注重思想性,让作品带给读者思想上的激荡与共鸣,引起读者思考,这也是优秀科幻作品的价值所在。

“就是要以合适的基调把心中的故事更好地传达给读者,在故事中融入自己对某些问题的思考,并且让这种思考以能被青少年接受的方式传达出来。”马传思说。

《科幻星球:火星使命(三部曲)》是赵华的首部原创少儿科幻长篇小说,也是基于严谨科学知识又富有想象力的儿童成长小说。谈到这部小说的构思和创作,赵华分享了他童年时代的经历。他少儿时曾经看到过两轮明月——其中一轮是真正的月亮,但另一轮却是一个椭圆形的发光的不明飞行物体(UFO),这激起了他对太空、星际和科学的莫大兴趣,也是他创作科幻作品的热情来源。这使得他的作品能够激发孩子们对浩瀚星空的向往和无限想象。

《科幻星球:火星使命(三部曲)》是新世纪出版社在少儿科幻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是该社“科幻星球”产品线的代表性作品。自上市以来,该图书荣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广东省出版集团2022年度好书奖等奖项;邀请语文学科教研员、小学语文老师,结合中小学教学需求,开发阅读资源,进行以“科幻文学阅读和写作”的课程化设计。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语文学科研究院王惠,在线下和线上举办了数十场主题为“阅读科幻新经典 培养科创好少年”的阅读分享会,对该图书作了深度解读,在众多家长和孩子中获得热烈反响。

南方+记者 王一晴

编辑 钟冠婷
校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