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番禺区卫生健康局公布2023年“番禺最美医师”评选结果,番禺区第五人民医院(番五医)内科麦冠梁、儿科梁曾凤、中医科肖裕高三位医师获得“番禺最美医师”称号。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三位来自番五医的“番禺最美医师”。
用心带教医生、用情对待病人的“麦哥”
麦冠梁,番禺区第五人民医院内科支部书记、内科主任。广东省传统医学会心脑同治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二届委员、广州市番禺区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一、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市番禺区医学会肾脏病分会第一、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曾获“番禺区优秀党员”“番禺区石壁街好人”。擅长消化性溃疡、肝病、急性胰腺炎、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透析治疗、消化内镜下治疗及胰岛素泵治疗等。
用心带教青年医生。麦冠梁拥有20多年的丰富临床经验,他长期扎根临床一线。除了专注于给病人看病,他还坚持培育年轻医生,传帮带。用麦主任的话说:“青年医生是医疗卫生事业的未来,只有把他们培育起来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才更有保障。我自己也是从青年医生走过来的,给他们多一点帮助、多一点空间、多一点耐心,他们就能快速成长起来。”麦主任每天坚持教学查房,与同事们一起讨论病情,用心带教,手把手传授经验,对待同事友善没有架子,跟同事们打成一片,医院很多同事有医学上不懂的地方都向他咨询,就是这份与同事亦师亦友的感情,医院的同事都管他叫“麦哥”。
用情对待病人。在麦冠梁团队的努力下,2016年该医院糖尿病专科就被评为了区糖尿病重点专科,随着糖尿病患者增多,糖尿病等疾病导致尿毒症来诊的患者也日渐增加。对于这种尿毒症患者,药物根本起不了作用,迫切需要血液透析,但由于当时医院没有相应的设备及技术,辖区内的透析患者只能每周花费大量时间往返区属医院进行透析治疗,麦主任看着病人忍受病魔折磨,心里特不好受。
“认真对待每一名患者,他们信任我、选择我,我就要十倍、百倍的回报给患者!一名医生,不光要有过硬的技术,更要有高尚的德行。”这是他经常讲的一句话。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于是麦冠梁就找到医院领导提出建设血液净化科。在他努力推动下,在街道和区卫健局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医院成功创建血液净化科,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解决血液透析问题。
医院透析科里面总是会出现一些感人的故事,记得有一次,透析科的医生护士都在忙而有序的工作。突然,有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她左手提着水果篮,右手拿着两面锦旗,来到麦冠梁面前喊到:“我来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照顾和帮助,今天让我可以气不喘、满身活力过来,谢谢你们!”麦冠梁看到了彭阿姨现在的身体状况,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麦冠梁不禁回想起第一次接诊彭阿姨时,只见她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嘴唇发绀,只能断断续续讲话,满肺都是大量湿啰音,根据经验诊断是尿毒症合并急性左心衰。彭阿姨因为这个病在其他地方也进行了多次诊治,但效果都不是很好,那时候都已经不能下床活动和进行家务劳动了。
听到熟人介绍,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到医院找麦冠梁,经过麦冠梁团队人员悉心处理和保持规律透析后,彭阿姨明显好起来,现在还可以进行一些家务劳动,体力明显好转。麦冠梁经常在科室说:“只要我们穿起这件白大衣,我们就要肩负起救死扶伤的职责,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为病人解除痛苦。”
彭阿姨送锦旗
小身躯、大情怀的“小梁”主任
梁曾凤,番禺区第五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广东省临床医学会儿科呼吸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广东省基层医学会儿科呼吸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委员、番禺区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番禺区科学育儿专家库成员、番禺区第十四届妇女代表、番禺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2021年番禺好人”。擅长新生儿复苏、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小儿肠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鼻炎)、贫血等疾病的诊治。
梁曾凤因为长得比较瘦小,大家都叫她“小梁”主任,30年从医职业生涯中,小梁主任力求技术上精益求精。用她的话说:“我的医术高一点,病人的痛苦就会少一点。在我看来,光有为患儿解除病痛的美好愿望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真正为患儿消除病痛。”
跟医院的其他科室相比,儿科医生比其他科的医生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小儿科是“哑”科,因为患儿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只会用哭声来发泄情绪,这就考验医生多问多观察,通过对家属的有关询问,搜集一点一点的病情信,对病儿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一点一点的病情变化。
有一次,一位母亲带着8个月的宝宝来找小梁主任看咳嗽,小梁主任一看这么大的孩子抱在母亲怀里软绵绵的,经询问得知孩子还不会翻身,出生时有严重黄疸,家里人没有重视,拒绝治疗。孩子母亲一直听熟人说小孩子不会翻身、不会坐立是因为缺钙,一直在补钙片,也没有到医院进行检查,根本没有意识到孩子患的是脑瘫,是会影响小孩子一身的严重致残性疾病。
经过小梁主任一番解说后,孩子的母亲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并及早对小孩子进行了康复治疗。还有一次,有一名患儿入院诊断考虑是支气管肺炎,由于患儿精神反应差,护士给他打针也没有哭闹,患儿父母坚持说是孩子只是发热了3天,吃少了才累成这样子,拒绝医生抽血及检查,只要求进行输液。当班医生多次劝说也没有用,就把情况报告给小梁主任,小梁主任马上来到患儿病房对他进行了详细检查,发现患儿神志昏睡状,呼吸急促,吸氧下面色微微发绀,双肺可闻及明显湿罗音,心率快;考虑是重症肺炎,病情危重。小梁主任耐心地跟家属沟通,告知他们疾病的严重性,并马上对患儿进行抽血检查及胸部影像检查,果不出所料,患儿双肺多叶大片阴影,是重症肺炎,患儿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每个小孩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每个带着小孩来看病的父母都想要得到科主任的诊疗,为此,小梁主任每天都坚持参与到新入院患儿及治疗效果欠佳的患儿查房,跟科室医生一起制定诊疗方案,指导、培育年轻医生让他们快速成长。每天查房后,她又马不停蹄地到门诊开诊,有时候在诊室一坐来看病就是到中午1点,把所有病人看完她才能安心地去吃饭,她的技术和医德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是宝妈宝爸们眼里的好医生。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小梁主任无时无刻都把“祖国花朵”的健康放在自己心上。2022年是疫情冲击下最艰难的一年,小梁主任带领科内医务人员克服困难,通过标准化建设,在区内二甲公立医院中首家通过“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认证。通过标准化建设,提高了辖区内儿童哮喘病的确诊率,实现了对儿童哮喘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通过规范的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减少了患儿哮喘发作的风险和肺损伤及药物不良反应,提升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减轻了孩子家庭经济负担。
2022年12月,番禺区第五人民医院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揭牌
一根银针、一双妙手的肖医生
肖裕高,番禺区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名中医彭康教授师承弟子。擅长中西结合、针药结合治疗常见内科妇科疾病,如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痛风,慢病调理,肿瘤调理,痛经,月经不调,男女不孕不育等。特别擅长用浮针、小圆针治疗颈肩腰腿痛等软组织疼痛和骨性关节炎。
2017年至2019年,肖裕高受邀至瑞士苏黎世从事中医工作两年,在瑞士工作期间,深受当地患者的欢迎。他运用中国传统的针灸技术治疗痊愈很多例内科妇科疑难杂症和疼痛病症患者,得到当地综合医院医生的认可,经常推荐患者过来番五院就诊。
2019年回国后,肖裕高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积累的经验,积极开展新技术,发展中医。目前开展的新技术有浮针技术,小圆针技术和三氧技术。由于治疗效果比较好,很受患者欢迎,经常都是满号。肖裕高常说:“为病人解除和减少痛苦是自己行医的初衷。”为了让患者能早一天解除病痛,加班给加号病人看病是常态,他无怨无悔、医者仁心。
2020年9月,一位胸背疼痛多年的患者咳嗽、胸痛加重,难以起床、难抬头,听到别人介绍,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找肖裕高看病。肖裕高检查后,考虑是肌肉功能障碍导致的问题,找到病因后采用针灸治疗,四针下去,患者症状大大缓解;后来再经过两次巩固治疗后痊愈。
2021年3月,一位患者反复咳嗽一年多,伴右侧肩背部疼痛,在多家医院进行检查都没有发现肺部明显器质性病变,服药治疗也没有好转,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肖裕高,肖裕高对其检查后,考虑是局部患肌导致的咳嗽和肩背疼痛,利用浮针治疗六次后患者明显好转。
2023年5月,一位冠心病、冠脉狭窄伴有严重颈椎病患者,刚来就诊的时候走几步路都气喘、胸闷,头晕,经针灸加中药治疗调理一个月后,患者面色恢复红润,感觉之前不适的症状完全消失,患者虽然还要长期服药治疗,但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除了这些疑难杂症,颈肩腰腿痛之类的软组织疼痛、骨性关节炎病变更是他的强项,由于治疗效果好、见效快,声名远播,一些患者从外省、香港,甚至美国回来找他看病。
2022年7月份,家在河北邯郸市的陈先生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在当地手术治疗后仍然腰痛,不能久坐,听他的亲人介绍后特意坐飞机来到广州找肖裕高治疗。肖裕高用小圆针针灸后,陈先生的症状当场就有所缓解,后面用浮针巩固治疗几次后,腰痛不适症状消失。香港的何先生因为腰痛在香港做治疗一直无明显好转,亲人介绍后来找肖裕高治疗几次后明显好转,目前还定期从香港回来巩固治疗。美籍华人梅先生患颈椎病,经常头晕头痛,经浮针治疗两次后明显好转。书法家李老师长期站着写书法,导致肩周炎、膝关节炎发作,经小圆针、浮针治疗后症状消除,还专门提笔赠诗一首称赞肖裕高的技术。
书法家李老师提笔赠诗肖裕高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 林志敏 通讯员 樊锐照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