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楫为家,捕鱼为业,退潮而歌。”疍家居民作为传统的水上渔民,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已经形成了悠久的文化。日前,广东财经大学三下乡队伍——星期八小纵队怀着探索疍家文化的好奇与热忱之心,来到东莞市虎门镇。
新湾渔港是东莞市唯一拥有的省级渔港,拥有历史悠久的疍家文化,集看历史、赏风景、品美食、听渔歌、体渔乐为一体。新湾社区位于虎门镇区南端,以“疍家渔韵,多彩新湾”为设计理念,正在实施乡村振兴环境升级改造项目。
实践活动中,队伍通过短视频等方式记录、宣传新湾社区的休闲渔业、人文风情、疍家文化,将新湾渔港打造成一张东莞新旅游名片。同时,团队走访调研,收集有关于虎门渔港产业的民情民意,听取新湾社区居民、从业人员、游客等多方建议,助力虎门渔港产业科学合理发展。
在与疍家文化宣传负责人谢文玉交谈中,大学生队伍了解到,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传统渔业已不再被年轻一辈青睐,这是目前新湾社区渔业传承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出海人减少,船只数目锐减,传统的渔业手工业和文化传承受着时代转型的冲击,以往蓬勃发展的渔业局面已不复存在。因此,振兴疍家文化,实现文化的保育和传承在新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实践中,团队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团队通过走访调研、采访,了解街坊邻居和不同年龄段群体对目前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在与老年群体的交谈中,队伍成员得知,目前疍民老龄化严重,人口数量递减,作为疍家文化的守护者,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可能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如何加强对疍家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增强社会对疍家文化的认识和重视,是现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队伍认为,经济资助、减免税收、优惠政策等是政府部门支持文化振兴发展的一些可行性措施。
调研期间,队员们走进新湾疍家文化展示馆,深入探索和感悟疍家文化的源远流长。
新湾疍家文化展示馆位于新湾社区,是一个收藏民俗风情的“小场所”。展示馆陈列了新湾疍家渔民在生产劳作、居住、服饰、饮食、喜庆、文书等方面的珍贵实物与历史图片,其中有上百件疍家古物,包括有大襟衫、大浪裤等疍家传统服饰。一如宣传册介绍所言,“馆里的藏品都是本地居民的无私奉献之物,为将家乡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他们倾尽所能。”
悠悠珠江口,浓浓渔乡情。队员们通过展品,加深了对新湾疍家历史文化的了解。队员回忆道:“最吸引眼球的当属镇馆之宝——公婆艇船模。那是由船模达人吴木桂手工制作的,船型惟妙惟肖、细节俱全、能拨可动。”据了解,疍家文化节之际,展示馆还会开展水上文化习俗视频观影活动,举办手工织网、渔船模型制作等体验活动,让群众深入感受疍民疍家水上生活习俗。
此次实践活动后,队长陈洁表示,队员们加深了对新湾疍家文化的了解,团队也将积极参与到疍家文化的保育与传承工作中,为新湾疍家文化的发扬光大贡献力量。
南方+记者 马新杰
通讯员 广东财经大学三下乡队伍星期八小纵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