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展览】江流万古 文润千年——潮汕韩江流域历史文化古籍文献展

汕头市图书馆
+订阅

     潮汕大地人杰地灵,韩江、榕江、练江三江盘旋,气候温和湿润,是舒适的宜居之地。韩、榕、练三江作为潮汕人民的母亲河,更是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潮汕文化和勤劳智慧的潮汕人民。历史上,潮汕地区素有“吾邦文献”“岭海名邦”“南国邦郡”“岭南名邦”“海滨邹鲁”的美誉。自唐宋以来,文化昌明,贤才益增,留下许多潮汕历史文化遗迹和古籍文献,本次展览以“江流万古,文润千年”为主题,选取与潮汕韩江流域历史文化有关的古籍和方志进行展示,挖掘古籍中大江大河等历史文化遗迹中的时代价值。

    韩江因韩愈而得名,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因谏迎佛骨,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他在不到八个月的潮州刺史任职上,切实办了不少实事,为潮州民众所缅怀,以至江山易姓为韩。韩江流域范围涉及广东、福建、江西,流域面积30112平方千米,上游由梅江和汀江汇合而成,由北向南流经丰顺、潮州,经澄海、汕头等地注入南海。

重刊五百家注音辯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 (唐)韓愈撰(宋)魏仲舉輯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刻本

    南宋中期魏仲举编纂并刊刻的《新刊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汇集了两宋时期的韩集校勘及笺注成果,成为后世韩集注本的祖本,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该书汇集众家之说,保留了大量今已罕见的宋人注说,包含丰富的资料,为研究者提供了可贵的线索。

    韩愈 (768年—824年),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韩昌黎。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思想上尊儒排佛,元和十四年因向宪宗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卒谥文。

韓江聞見錄十卷 (清)鄭昌時輯著 清道光四年(1824)刻本

   《韩江闻见录》是一部杂说、传记体书籍,记录潮汕山川名胜,掌故传说,风土人情,有忠臣、孝子、义士、高人、奇士、贞女、节妇等的懿行嘉言,有天文、地理、山川、水火、木石、花卉、兽禽、鳞介、昆虫之种种奇形异状,有百粤胜迹、地方掌故之探源索趣,有治海防、治都里之谋划对策,还有图书、文字、易学、诗学、音韵学之独到见解。其中虽还间有神鬼、仙佛、僧道之灵奇记载,似涉荒诞不经,但主要的还在于彰忠烈,昭大节。是潮汕较有特色的古文献之一。

郑昌时又名郑重晖、郑平阶,清代嘉庆、道光时人,生于海阳淇园乡(今属潮安县的凤塘镇)。《海阳县志》说他:“幼聪敏、读书过目成诵。”著有《说隅》、《开方考》、《岂闲居士吟稿》、《韩江闻见录》等。

韓江記八卷 (清)海陽林大川撰 影印清咸豐刻本

    《韩江记》记载潮州及周边地区的古迹、人物、逸闻轶事、灾异传说等,以极简朴的文字、通过诗词、叙事等方式,呈现该地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民俗等各方面的历史风貌,填补了地方志书记载的一些空白,对研究及发掘潮汕地区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文献参考价值。

   (清)林大川,字利涉,号莲舟,清潮州府海阳县人。清同治光绪年间国学生,能诗,著有《韩江记》《西湖记》《钓月山房诗草》等。

韓江流域史前遺址及其文化  饒宗頤撰

      民国30年至37年,时任潮州修志馆总纂饶宗颐先生与修志馆同仁吴珏、林德侯诸先生亲至揭阳、普宁、潮安及饶平等地作田野考古,对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存进行调查研究,于1948年著成《韩江流域史前遗址及其文化》。该书运用自然科学方法鉴定石器陶器质地,以重建韩江流域史前史,成为当时广东省内第一本考古学专著,至今仍是我们进行早期潮汕历史研究必读的经典。《韩江流域史前遗址及其文化》把韩江流域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载体来进行考虑,这些考古信息是古代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点滴遗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客观地显示出潮汕地区性文化特征,为复原当时的历史面貌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史实。

梅水滙靈集八卷首一卷(清)胡曦輯 民國鉛印本

     韩江上游由梅江和汀江汇合而成,梅江是韩江的源头之一。《梅水汇灵集》是第一部梅州地区诗作的总集,该书选录宋明至清代光绪年间嘉应州227位诗人,共2069首诗作,保存了广东客家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堪称“广东客家诗经”。通过对梅州地区的历代先贤诗文进行搜集和撰录,从而达成的对梅州地方文献的保存,以及对梅州史地文献价值的充分发掘。

胡曦(1844-1907),字明曜,号晓岑,别号壶园,兴宁城镇北街大巷里人,同治十一年(1872)考取拔贡,与丘逢甲、黄遵宪并称晚清嘉应三大诗人。

《永樂大典》 “潮”字冊  (明)解縉 姚廣孝等編纂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據明嘉靖副本影印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和翰林学士解缙主持,于永乐六年(1408)修成的大型类书,全书正文22877卷,分装11095册。正本永乐抄本一部,明末清初亡佚;重录本嘉靖抄本一部,清咸丰时已遭焚毁或散失;光绪年间八国联军入侵,大部分为侵略军所劫走或散失民间,分散流失在世界各地,仅存400册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能寻到的流失嘉靖抄本被陆续收集或影印回存。《永乐大典》潮字号(潮州府)系该书中的第5343、5344、5345卷(缺卷5344),辑录了潮州府地方志资料,独立出来可以说是一部潮州府简志,保存了不少宋元时期的历史资料,对研究古代潮州,很有参考价值。

[乾隆]潮州府志四十二卷首一卷 (清)周碩勳輯 清光緒十九年(1893)潮郡保安總局刻本

[民國]潮州志  饒宗頤纂 民國三十八年(1949 )汕頭藝文印務局鉛印本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