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回龙埔“一核多元”治理经验获评深圳“幸福社区”优秀案例

南方+ 记者

8月17日下午,由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指导、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主办的深圳市第六届“以人民为中心——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圳优秀案例经验交流会在深圳市委党校举行。龙城街道回龙埔社区党委“‘一核多元’治理模式助力城中村破茧蝶变”获评2023年度“以人民为中心——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幸福社区优秀案例。

近年来,龙城街道回龙埔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以上角环新村为试点,聚焦民生实事,依托其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多元群体汇聚优势,结合现代化城镇改造思路,以党建引领、多元共治、资源共享、文化品牌为切入点,探索出“一核多元”的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新路径,经过多年改造升级,上角环新村由典型“脏乱差”城中村蝶变为环境整洁、配套设施齐全、小区式物业管理的宜居现代村。

党建链接资源,激活城中村治理“新引擎”

龙城街道党工委、回龙埔社区党委、上角环居民小组党支部三级联动,从服务好人、管理好房、利用好地三个方面发力,并通过引入万科泊寓等多方资源参与城中村整治和管理运营。但整治过程并不顺利,整治需要“腾地”、“挖路”,部分居民意见大,不配合甚至阻挠整治。此时,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带头配合整治,并采取“包干到户”的方式,联合万科物业、居民小组成员、社区志愿者等挨家挨户上门耐心做解释工作,整治工作得以顺利推进。蝶变后的上角环,引来众多青年白领租住,并诞生了网红店、打卡点,村民租金收益提高了30%以上,实现租客、房东、社区三方得益,形成住房安全有保障、省心收入稳提升、人才聚集有活力的良好氛围。

传承客家家风,绘就历史现代交融“新画卷”

回龙埔社区辖区内的兰著学校已有94年的历史,由回龙埔籍的华侨捐资修建而成,因纪念先祖余廷兰、余廷著两兄弟而得名,此两兄弟为北宋名臣余靖后人,余廷著祠堂便坐落于上角环新村,祠堂堂联“四贤望重家声远,三谏名高世泽长”,告诫后人为官处世之道,后人遵循祖训,代代传承。

回龙埔股份合作公司传承尊师重教风尚,投入3000万元设立教育基金,用于深中龙岗学校(集团)兰著学校的设施改善、师资培训、优秀教师表彰奖励等。每逢春节,延续老客家文化传统,组织村民吃“团圆饭”、表演“舞麒麟”,居民围坐在一起共叙乡情、其乐融融。

坚持多元合作,托起居民幸福生活“新篇章”

上角环新村依托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多元群体汇聚优势,成立了3支治理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社区基层治理、文明城市创建、垃圾分类等工作;在共享空间打造居民骨干议事活动阵地,推动形成6个居民提案及心动方案,开展20余次活动,服务居民1000余人次,让租客从“流入”到“融入”,从“异乡客”变成“自家人”。

同时,回龙埔社区结合上角环村内的篮球场、万科泊寓服务大堂、泊寓天台等场所,链接资源开展幸福生活系列活动,开展共建花园,与万科泊寓联手打造了暖蜂驿站等等,多举措增强居民的归属感以及参与治理的成就感、获得感。

龙城街道回龙埔社区党委将通过多渠道链接资源,精准问需于民,积极发动居民参与,不断提高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每月至少举办一场“幸福生活节”系列活动。

近期,回龙埔社区重点推进上角环新村共建花园项目,这是今年龙岗区唯一的城中村型的共建花园,着力为居民提供一个温馨、愉悦的交流平台,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多元共治力量激活城中村最小“细胞”,让幸福在居民家门口升级。

南方+记者 刘越亚


编辑 孙梦圆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