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这片新的土地,我们要毫不保留地传授自身才学,助做好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带来新技术、新项目,搭好两院交流的‘连心桥’。”最近,在铜仁市万山区人民医院,东城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柏锋平、超声科主治医师曾海华定下了一个“小目标”。
莞铜情深共成长,医疗帮扶结硕果。自2021年7月起,东莞市东城医院向铜仁市万山区人民医院派出多名优秀医务人员。三年来,一批批“白衣天使”踏上开往铜仁万山的列车,开展对口支援医疗工作。他们在带去精湛医疗技术服务的同时,更是通过传帮带、点对点指导,为万山区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造福当地百姓。
东城专家来了,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上厕所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及时排空……”在万山区人民医院妇产科的病房里,身穿白大褂的伍春丽正叮嘱着新手宝妈产后注意事项,同时还不忘提醒管床护士们:“产后妈妈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休息,护理上要注意术后感染和预防晚期出血的问题。”
伍春丽是东莞市东城医院妇产科的一名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10余年,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和理论学识。2021年7月,她所在的医院发布了一则东西部医疗协作志愿者的“招募令”,看到消息后的第一时间,伍春丽便主动请缨,表达了自己想要参加帮扶工作的意愿。
“这个项目很有意义。从东莞东城来到铜仁万山区,是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过程,虽然个人的力量很微小,但我觉得很荣幸!”伍春丽认为,能够当上一名东西部医疗协作的“志愿者”,不断释放“微光”,为自己的人生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广东东莞的东城街道,到贵州铜仁的万山区,两地相隔千里,却血脉相连。2021年,在东西部对口帮扶协作中,东城街道和万山区积极对接、创新协作思路,其中,医疗事业就是两地协作重要的一环。
收拾行囊,远赴他乡。几天的时间伍春丽就来到了万山区人民医院,从“妇产科”到“妇产科”,工作内容虽没有改变,但新的环境对于伍春丽来说就是一项挑战。“两地在工作理念、工作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差别。”
查房、指导、诊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伍春丽就把自己的工作内容摸了一个门清,和同事们也逐渐熟络起来。伍春丽细致周到的服务态度赢得了患者的信赖,专业的业务技术也得到了同事们的连连称赞。
而在万山区人民医院急诊科里,和伍春丽一样主动请缨奔赴“大山”的叶少峰,也在忙碌着。
“神经恢复都很慢,你一定要有耐心慢慢养伤。”
“这个病人是右腕关节开放性伤口,查房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
已经从事内科、急诊科工作18年的叶少峰,精通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诊危重病人的救治等方面医疗业务。他的到来,为万山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将东城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带到铜仁,叶少峰努力发挥帮扶医生“传帮带”的作用,帮助万山区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医疗服务得到进一步提升。
李仿模、袁志刚、周素娥、曾尚明、柏锋平、曾海华……近年来,东城医院多名医护人员跨越千里,结果医疗帮扶的“接力棒”。驻点帮扶、柔性帮扶,来自东莞东城的医疗专家们填补了科室多项技术空白,使万山区人民医院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业务骨干得到了培养,医疗安全得到了保障,满足了当地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也让医院之间的情谊更深、合作更紧密。
创新协作模式,让这里“从无到有”
2022年5月25日,莞铜共建示范医院万山区人民医院乳腺病诊疗协作中心项目启动。
随着医疗对口帮扶向纵深推进,如何聚焦万山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瞄准短板弱项,创新合作模式?这成了摆在两地医疗专家间的大事。
在一次次的考察调研中,东城医院党总支部书记、院长王卫峰认为,要全面迅速提升当地医疗水平、满足群众健康需求,需要三大“法宝”:把好脉,找准对口方向和路径;选好人,东城带来高级专业人才;强专科,在口腔种植、疼痛、单孔腹腔镜等专业领域建立长期合作。
果断突破。结合乳腺病诊疗协作中心的需求,东城医院选派了1名超声科和1名普外科医疗专家协助推动项目开展,当年7月奔赴万山。
曾尚明,东城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从事普外科工作20多年,对乳腺、甲状腺、肝胆脾胰腺、胃肠、腹壁疝、腹部外伤等疾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当时的万山区人民医院没有乳腺科,患者只能到上级医院甚至市外医院就诊。”曾尚明与东莞市人民医院乳腺科专家、副主任医师黄河清共同谋划,计划利用帮扶优势打造乳腺科,让当地饱受乳腺疾病困扰的患者能够就近得到医治,尽早恢复健康。
在多方力量的积极协助下,2022年8月,万山区人民医院乳腺科顺利开科,曾尚明任乳腺科副主任。他通过制定科室管理制度、优化诊疗流程、手术示教、业务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乳腺科管理规范化、技术精细化水平,吸引了区域内外的乳腺疾病患者慕名而来。
周素娥,东城医院超声科主治医师,毕业于长江大学医学影像+临床医学系,从事超声工作15年,有着扎实的超声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技能操作经验。
来到万山后,周素娥丰富了乳腺、甲状腺的知识,统一乳腺、甲状腺的分级和细化模板,严格按照乳腺、甲状腺的分级来规范化操作。为更好地反馈超声检查结果,让临床医师获得患者更多的检查信息,她将东城医院超声科的模式与万医实际结合,对超声报告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改进,整体提高了科室人员做事的效率,受到了临床医生的一致好评。
精心筹备后,周素娥主持了2022年东西部协作莞铜乳腺中心专科知识及技能视频培训班(第一期),并下沉乡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及超声会诊,为进一步助力乳腺病诊疗协作中心项目开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线上授课、内部培训、教学演示、查房带教……通过一系列举措,东城医院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的辐射及带领作用,全方位提升万山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帮助他们掌握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
真情“传帮带”,绘就了莞铜一家亲感人画卷
2023年的夏末秋初,新一轮医疗帮扶号角再一次吹响。
7月27日,万山区人民医院召开东西部协作座谈会,欢迎来自东城医院的第三批支援医疗队员。
刚踏上这片热土,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柏锋平、超声科主治医师曾海华迅速适应起新的角色,“我们将协助万医做好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引入新技术、新项目,搭好两院交流的‘连心桥’。”
即将返程的曾尚明、周素娥则依依不舍,“回忆起这一年里,那一张张脱险后感激的微笑,那一句句互相支持互相鼓励的话语,还有一起抢救病人而争分夺秒的画面……一想到这些,幸福就填满我们的心中。”
时光飞逝,帮扶的一批批医疗专家与铜仁万山的高山、绿水、人们结下深情厚谊。
“万山所需,东城所能。”东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余伟红回顾了东城医院三年的帮扶路。她说,自莞铜结对帮扶以来,东城、万山齐心协作,两地的联系更加紧密,感情更加深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帮扶工作结出了可喜的硕果,绘就了莞铜一家亲的感人画卷。
如今,从黄旗山下、东江河畔来到万山的医疗专家,正不断推进医疗帮扶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在日常诊疗教学之余,他们还通过当地的“关爱生活·享受健康”等义诊宣传活动下沉到乡村,积极巩固医疗对口支援工作成效,全面助推健康扶贫,通过现场就诊、健康检查、健康咨询、健康宣教、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为万山区群众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普及健康知识,进一步便民惠民。
跨越山海。通过“组团式”帮扶,真情“传帮带”,东城组团(东城、石碣、洪梅)积极推动万山从“输血供氧”向“造血制氧”转变。接下来,东城医院将进一步拓宽帮扶领域,交流优秀经验,为万山留下高精尖人才,推动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南方+记者 欧雅琴
通讯员 黄宇娃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