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生态
客家人作为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汉族民系之一,具有独特的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形态,也诞生了风格独特的客家炒青绿茶。梅州古称“嘉应”,是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也是客家炒青绿茶主要发源地之一,这座以“山多、山高、山奇”闻名的千年古邑,所产的茶叶被命名为“嘉应茶”。
梅州茶区是广东重要的茶叶主产区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远在公元800-1000年间,梅州就开始种茶。明清时期就有“八大历史名茶”之说,在国内外特别是东南亚华人华侨市场享有很高的盛誉,客家人下南洋时,很多华侨回到家乡会捎带一些上等的“头春茶”,大家统称为“亚细茶”,离乡别井,也要带上客家茶的味道。祖辈上还称之为“女儿茶”、“暖肚茶”,在缺少医药的时代,茶在客家人心里还发挥舒心养身的作用。
拍摄于梅州柏宫源茶园,海拔960米处。
梅州地处中南亚热带过渡地带,全市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有140多座,气候温暖,雨水充足,土壤多属红、黄壤酸性土,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是广东省著名的茶叶生产基地。因此其所产的“嘉应茶”不同于江浙一带的绿茶口感,具有清汤绿叶、香高持久、滋味醇厚、爽口回甘、炒米香明显等特点。
“客家炒绿”是客家茶叶的传统特色新鲜采摘的鲜叶嫩梢经过“摊青-杀青-揉捻-炒干”等一整套传统而又科学的工序,尤其是在加工过程中独特的二炒三炒甚至多炒工艺,使得茶叶中的可溶性糖类物质得以提高,制成的炒青绿茶具有明显的客家地方特色,在广东省众多的名优绿茶中独树一帜,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广东十大好春茶-柏宫源绿茶企业标准发布
“柏宫源”产自梅州市梅江区第一高峰银窿顶山,茶园平均海拔千米之间,自然条件独特,常年云雾缭绕,拥有茶树生长极佳的生态环境条件。所在的梅江区西阳镇种茶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梅州市地方历史“九大名茶”之首。
从2013年开始,梅州市源自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研发了“柏宫源绿茶”,其外形条索完整,深绿光润,香高持久带有粟米香和甜韵花香,滋味浓厚,回甘回甜。茶园始终坚持绿色种植管理的方式,按一芯二叶的标准采摘,炒青工艺精制,守住客家炒绿的味道。
柏宫源释义
柏:有长青,长寿的之意
宫:宫廷之物,高贵品味
源:源于自然,源源不断
长寿之乡嘉应茶,一芽一叶吐芳华,茶即是长青树,常喝茶使人长寿,宫廷之物也有修身养性含义,有云雾缭绕的联想,茶树生长在深山高海拔之上充满祥贵之气,生机勃勃的植物源于自然,归于生活,与人类和谐共生,照顾茶树也就是照顾生命,茶照顾好了,延续茶树的价值和生命,让更多人喝到梅州的,客家的,世界的柏宫源茶!现代茶艺-创新
茶艺植根于日常,又高于日常,高在茶艺能反过来回馈生活,提高生活品味。茶艺则是在跨出了单纯的口感之后,对于视觉、听觉以及其他的感官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会关注用什么样的火烧水,用什么样的水泡茶,用什么样的器皿去蕴育它,用什么样的投茶量、水温和冲泡时间以及注水手法和出汤手法等等。这些技术指标让茶变得更加丰富,更加饱满,让整个品茶的过程都变得更加有意思。
客家新茶人-激情
那山、那水、那客家,源于自然、敬仰自然,崇尚自然!客家新茶人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我们以振兴客家茶为己任,弘扬茶文化!
梅州市源自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茶叶专业镇西阳镇桃坪村,是一家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农旅融合、乡村创客、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东省森林康养基地、广东省菜篮子基地、广东省粤字号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公司任职广东茶产业联盟理事。公司品牌“柏宫源”嘉应茶打造成高端有机茶品牌,产品已取得“SC”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科技成果登记”“广东生态茶园认定”,公司拥有 4 项的制茶专利技术,1 项外观设计专利,1 项计算机软著,2021年被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司近几年在市、区农业农村局的培育下不断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如下:包括源自然企业标准制定,荣获首届广东茶业产业大会“广东十大好春茶”(绿茶类)称号,获得广东十大名牌农产品“柏宫源”广东名茶称号并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交会上“柏宫源绿茶”荣获金奖产品,2021 年“柏宫源绿茶”被评为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百家手信产品,同年八月获得绿茶类“梅州茶王”称号,2022 年再次获得“客家炒绿茶王”称号,在脱贫攻坚之年同时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获得“广东省扶贫农产品”。源自然积极推广金观音茶在梅州地区的种植应用,在 2019年、2022 年“金观音茶在梅州地区的引种栽培与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别获得“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叶剑英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受到广东卫视、CCTV 等多家媒体的报导,我们坚守绿色种植,以“生态创新”“科技创新”“营销创新”来振兴客家茶,弘扬茶文化。
梅州茶王
广大十大好春茶
广东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
客家茶文创系列
梅州市源自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柏宫源嘉应茶恭候大家来品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