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陆丰:聚焦基础民生,让群众成为“百千万工程”最大受益者

南方+ 记者

近日,陆丰市委召开基础民生工作会议,并印发《陆丰市基础民生提升工作方案》,提出把基础民生工作作为“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工作来抓,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解民忧举措,推动基础民生工作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成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最大受益者。

陆丰景观。 

持续推动 

实现基础民生“五种常态”

作为广东省十大人口县,陆丰全市常住人口达122.46万人。虽然近几年来,陆丰民生福祉持续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较大差距。

会上,汕尾市委常委、陆丰市委书记陈伟明表示,将持续推动实现基础民生“五种常态”,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民生福祉更具质感。

什么是基础民生“五种常态”?会议明确——

一是让环境干净整洁成为一种常态,强化人居环境整治,营造干净整洁卫生的居住环境。

二是让服务便民利民成为一种常态,保障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用服务供应,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提升重点行业服务水平。

三是让交通出行便利成为一种常态,聚力解决“路难走”“出行难”“停车难”的问题,确保“出行安”的目标。

四是让关爱“一老一小”成为一种常态,针对性落实好各项保障和救助政策,确保应保尽保、应助尽助。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五是让群众安居乐业成为一种常态,全面加强社会面管控,提升完善公共文化水平,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和乡风文明建设,更好满足群众的安全需求、文化需求,培养良好的社风民风。

陆丰景观。 

现场表态

释放“马上干”“不能等”信号

会上,东海街道、碣石镇、甲子镇主要负责人,陆丰市住建局、市水务局、市人民医院、陆丰供电局、龙山中学等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作了表态发言。

围绕“让环境干净整洁成为一种常态”,陆丰市政协副主席、东海街道党工委书记洪锦宗表示,将采取“靶向”攻坚,分级分类逐步解决卫生死角、薄弱环节,同步抓好陆城旧城区、内涝点排水整治等升级改造,实现旧城换新颜。“我们将全面推进10条市政道路和6个老旧小区的升级改造项目,确保2024年2月全面竣工。”

碣石镇党委书记陈宏栋表示,将坚持两手发力,狠抓人居环境整治,一手集中资源和力量解决环境卫生“脏乱差”、落实“门前三包”、清理占道经营等难点问题,一手加大激励和曝光力度,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长效机制。

甲子镇镇长徐鸿亮介绍了下阶段工作思路和措施:从系统规划入题,通过详细性控制规划和城市设计,优化城镇布局、拓展空间,纾解人口密度高、道路交通拥堵无序现状;从推动设施建设破题,通过推进薪火蓝湾示范带、瀛江碧道、瀛江大道、渔港经济区甲子渔港核心区等项目建设,补齐道路基础设施短板;从整顿治理解题,通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和交通安全劝导活动,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宣传教育引导,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意识。

围绕“让服务便民利民成为一种常态”,南方电网广东汕尾陆丰供电局党委书记陈家存表示,将继续加大电网建设力度,优化电网网架结构,开展频繁停电专项整治工作,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切实保障民生安全可靠用电,让陆丰人民群众从“用上电”迈向“用好电”。

“我们将对全市老旧水厂进行标准化改造,对供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三同五化’,持续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供水服务。”陆丰市水务局局长林汉文说。

围绕“让交通出行便利成为一种常态”,陆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林万枢表示,将加强对市长安路、环城路、河图岭路等17条市政道路的改造建设,尽快启动对东海大道华辉路口至桥西路口段等管渠开展清淤、疏通工作,加快治理城市易涝点,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围绕“让关爱‘一老一小’成为一种常态”,陆丰市人民医院院长黄柳军表示,将确保就诊高峰期每个收费窗口排队人员不超过5人,CT、磁共振、彩超、胃肠镜等检查预约时间不超过48小时,让群众就医更顺心、更省事、更便捷。陆丰市龙山中学校长温展煜提出明年高考力争实现本科上线率超40%的目标。

设立专班

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

为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陆丰创造性在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设立基础民生提升工作专班,坚持从小做起、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原则,重点推进、分阶段实施基础民生提升工作,并定期开展调度评估、专题会商、督查督导,实现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达到“办好一件实事、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面工作”的良好效果。首期从今年8月开始,完成后接茬推动下一期工作,持续保障改善民生,为陆丰人民托起“稳稳的幸福”。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基础民生工作事关全市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将坚决扛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使命责任,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积极作为,履职尽责,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让群众得到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南方+记者 陈欣欣

编辑 李恺莉
校对 张芳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