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有一种灯塔照亮人生,就是教师;有一种纽带传承文明,就是教育。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展现新兴县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讲述新兴教育好故事,唱响新兴教育好声音,营造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理解教育的良好氛围,《南方日报·新兴视窗》推出“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系列报道,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敬请关注!
八月的清晨,新兴县实验中学校园内一片寂静。尽管正值暑假,新兴县实验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彭松华仍像往常一样,巡视校园环境后,回到办公室和其他几位校领导一起研究教学工作。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从教25年来,彭松华担任校领导职务10多年,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理念,以及好学善思、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和处事风格。他在课堂改革、课程建设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带领新兴县实验中学迈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在百年名校的奋斗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课堂作为学习的主阵地,是提质增效的关键点。作为一校之长,彭松华看到了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上的问题,“满堂灌”“一言堂”、无效教学……为解决这些问题,他深入钻研、总结经验,提出了课改六步曲:秉真心,引活水;明真情,调活策;察真相,展活力;求真知,尚活法;解真题,重活用;动真格,闯活路。其实质就是回归学习的本意,构建学习型课堂,让学生充分体悟到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快乐,教师也能在教学中体验到教育职业的幸福。
自实施课改三年来,新兴县实验中学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2022年县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中,获得了一等奖。同时,新兴县实验中学作为初中教育集团龙头学校,把课堂改革做法推广到了成员学校,各成员学校教育水平也得到相应提高。
获得这样的成绩彭松华并不意外。为了让课堂教学效果更具创新创造性,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突出注重三个发展:一是教学方式更加完善,“做中学”与“书中学”并存,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二是教学的方法更加灵活,不规定“读”“议”“练”“讲”等的教学用时,不拘泥“读”“议”“练”“讲”等的应用完整,不确定“读”“议”“练”“讲”等的教学顺序;三是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以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为导向,来确定“读”“议”“练”“讲”等的主要方法的取舍。
与此同时,在课程建设方面,彭松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与在一线教学的同事一起研究校本课程的建设方案。
在彭松华的带领下,短短三年间,新兴县实验中学学生社团由原来的26个扩展到42个,共开设61门校本课程。课程按照“五育”分五大类,包含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三种,成为云浮市有示范性、新兴县有影响力的名校。
此外,学校大力支持学生参加校外各种比赛。如科技社团,已经获国家级奖项36人次,省级以上奖项532人次,市级以上奖项1420人次,有3个创新项目获得国家专利;2023年上半年,获得全国航空特色学校称号等。
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彭松华认为,选择了教育事业就是选择了奉献。自他成为教师那一刻起,成为新兴县实验中学校长的那一刻起,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以兢兢业业的精神和诲人不倦的态度,以无私的行动和执着的追求,演绎着教育的真谛。
绘蓝图,谋发展。接下来,彭松华将撸起袖子拼命干,朝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家长放心的学校”的目标不断奋进。
●荣誉展示
广东省语文骨干教师,广东省“百千万培养工程”初中名校长培养对象,云浮市师德标兵,云浮市优秀班主任,云浮市先进教育工作者。获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新兴县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新兴县教案设计一等奖。主持两个省级课题,参与多个省、市级课题研究,20多篇论文获县级以上奖励或在《中小学教育》《广东教育》《中学语文》等刊物发表。
【策划】方镇彬
【撰文】梁晓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