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晚
汕头体育中心迎来首场超万人演唱会
伴随着精彩的音乐盛宴
夏日夜空中
一片金黄色的“星光海”熠熠生辉
四方宾客纷纷感受到
这座滨海城市的迷人魅力和勃勃生机
音乐、青春、狂欢……八月的夏夜,一场视听盛宴在晚风习习的东海岸激情上演。偌大的汕头市亚青会体育场里,超万名汕头市民、游客有序排队落座,随着李克勤等歌手陆续登台献唱,观众不停挥舞着应援棒,齐唱千禧年代经典曲目。
承办大型演唱会,是城市年轻化、时尚化的具体体现。一场场演唱会的落地,也会为城市带来多样性的发展空间。年轻人群的行动轨迹和消费理念,必然能够为城市创新发展带来更多可能。伴随着一场场演唱会引燃的激情与热烈,百载商埠穿上时尚外衣。在与新世代文化碰撞交融的迸发中,汕头的城市气质变得更加时尚、更加充满活力。
城市上空的点点星光,惊艳了夏夜,与海滨城市的多彩景致交相辉映,形成一场愈来愈精彩的夏日约会。
来汕头听演唱会的人,除了“一饱耳福”,也“大享口福”,更”大饱眼福”。
在汕头
品美食、逛老城
吹风逐浪、感受潮侨文化
……
丰富多彩的好去处与好玩法
让这座城市
散发出强大的文旅吸引力
今年暑假以来,大众文旅消费需求加速释放,文旅业迎强势复苏。根据移动大数据平台信息,7月份来汕游客数量超过500万,同比增长75%。进入8月份,博物馆打卡热、体育旅游热等新玩法、新模式持续带来客流,南澳岛、小公园等地标景点人流如织。
“一场演唱会带火一座城”
成为城市出圈密码
这场超万人演唱会的举行
让我们看见这座城市的勃勃生机
折射出汕头文旅融合
谋新求变的无限可能
文化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的全面提升
让百载商埠“诗和远方”的故事
越来越精彩!
硬件全面提升百载商埠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汕头新建及改建了汕头体育中心、人民体育中心、正大体育馆等多座体育场馆。而举办本次“拾光年”演唱会的汕头体育中心是粤东目前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体育场馆,自2019年建设,总投资约17.5亿元,建有一座2.2万人规模体育场、一座8000人规模体育馆(含综合训练馆)、会议中心、室外训练场、过街天桥,以及绿化、道路、广场、停车场等附属配套设施。
硬件的升级,让演唱会的规模和档次也随之提升。今年6月,在汕头体育中心体育馆举办的首场音乐会上,邓紫棋、容祖儿的演出让汕头人民体验到了“家门口追星”的生活方式。而此次“拾光年”群星演唱会,阵容更为庞大,明星数量更多,是近年来汕头规模最大的商业性演出。有硬件,有市场,加上多年来接待世界各地游客的底气,都让汕头在举办大型演出时多了一份从容。
文旅消费升级 全情拥抱新机遇
大型演出活动是城市与区域重要旅游吸引元素之一,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和追求,也能够为城市创造更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效益。今年以来,线下演出市场迎来了爆发式的复苏,一些演唱会甚至被成为“行走的GDP",对举办地的旅游消费带来不小的拉动作用。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促进文娱体育会展消费,增加戏剧节、音乐节、艺术节、动漫节、演唱会等大型活动供给。
而汕头顺势而为,抓住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的主要消费趋势,不断推出演唱会、音乐会等有创新、有互动、有特色的主题形式,化身“圈粉”的文旅卖点,为汕头旅游市场注入“兴奋剂”。
一场演唱会,点燃一座城。
华侨试验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希望发挥演唱会的“引流”和“拉动”作用 ,进一步扩大经济效能。接下来,华侨试验区将积极对接有意向的演艺公司、体育赛事公司等,谋划大型文体活动,推动更多文艺演出活动、体育赛事等在汕头体育中心举办,进一步发挥汕头体育中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激发新区活力,加快提升城市文化品质,赋能文旅产业发展,助推汕头高质量建设区域文化高地。
文化资源创新 打造区域文化高地
这个夏天,“拾”光年群星演唱会、中海黄金海岸水上乐园夏日沙滩嘉年华、“盛夏嗨放——逐浪音乐季”等文旅系列活动,以及近五十项文旅体活动,接连燃情呈现。在与新世代文化碰撞交融的迸发中,也为汕头提供一条创新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的新思路。
走进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等文化场馆,琳琅满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云端”,市民游客可以通过VR、AR等方式沉浸式体验汕头非遗世界。
今年端午节,法国街舞舞者 Rochka 卡卡、汕头潮阳忠精英歌舞队、中国街舞团 ZAHA AIRMAN 走进有着百年历史的“岭南第一侨宅” 陈慈黉故居,上演一场沉浸式国潮展演。英歌街舞跳进百年老建筑,世界潮流与中国文化,以如此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形态,不仅吸引了大批观众的注意力,也牢牢站稳了短视频时代的传播风口,让“非遗”英歌再次展现了蓬勃活力。
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与创新,正是汕头打造区域文化高地的发力点。
作为潮汕文化发源地和兴盛地之一,汕头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坚定文化自信中逐步迈向文化自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特色文化建设上“走在前列”。接下来,汕头还将围绕打造区域文化高地的目标任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传承保护历史文化,繁荣文艺精品创作,深化文旅产业融合,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推动汕头文化事业再上新的台阶。
增加文旅产品供给俘获大批游人心
近年来,网络平台成了各地旅游市场强劲复苏的“催化剂”。汕头不断探索紧跟网络热度,跟进社会热点,创新旅游推介模式,选取热门的网红打卡点,将“最汕头”的旅游景点串珠成链,推出7条特色旅游线路。
这些精心策划的线路,涵盖怀旧、民俗、美食传统主题,也有博览、浪漫、青春、海岛时尚元素,几乎集齐所有热门打卡亮点,满足游客对旅游城市的向往与想象,吸引大批“网红”“大V”纷至沓来。
四川游客阿美,是一位有着20多万粉丝的自媒体人,近日她与同伴一起抵达汕头。他们在小公园“汕头旅社”前、南澳海边翩跹起舞,以年轻人独特方式留下旅游足迹。阿美把打卡视频发布到网上,分享汕头旅游点滴,吸引更多粉丝慕名而来。
北回归线上绿洲的汕头南澳,俘获无数全国各地游客的心,是人气超高的观光旅行网红打卡地。南澳大桥、启航广场、海丝广场、前江湾海上娱乐体验、彩虹海……汕头精心打造的海岛之旅一日游路线,带领市民游客全情领略南澳岛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感受看海、戏水乐趣,打卡众多网红景观,沉浸迷人海岛夏日风情。
学生是暑期游市场的生力军,为吸引这一消费群体,汕头直接放出“大招”:发起“青春向汕”——2023年大学生漫游汕头旅游季活动。这座海滨城市,向即将来汕就读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2023级新生及家长,送出免费“漫游汕头”的城市见面礼,通过惠民旅游深度体验,帮助大学生在开学前了解汕头、融入汕头。
打造舌尖上的汕头汕头游“魅力值+1
为美食而来,是很多外地游客赴汕的“原动力”。汕头深挖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深化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以汕头美食展现城市独特魅力。“文化+旅游+美食”的文旅高质量发展路径,正在汕头加快形成。
夜色中,汕头各大城市综合体、特色街区灯光通明、热闹非凡,成为夏夜消暑消费好去处。在镇邦美食街,卤鹅、牛肉丸、蚝烙、猪血汤、潮汕打冷……简直是各式汕头老字号美食和特色小吃“大集合”,让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动。“吃货”们纷纷开启“逛吃逛吃”模式,一站式满足多种愿望,各种非遗美食好吃又好看,体验视觉与味蕾的双重体验。
蓬勃发展的夜经济,多姿多彩的夜生活,迸发出城市新活力,展现“夜汕头”另一种美,日渐成为汕头旅游另一名片。汕头花城、珠江路美食街、龙眼路网红美食一条街,随处可见外地游客身影。大家在满满的“烟火气”中,体验美味汕头的味蕾冲击,领略美食孤岛的无穷魅力,解了谗,过足瘾,留下回味无穷的夏日旅行记忆。
金黄诱人、肥美丰腴的薄壳米,是汕头正当时的“盛夏限定”。入口即是满满的鲜甜,纯粹的大海味道在味蕾瞬间爆开,鲜到“舌头打结”,拥抱整天夏天的巨大满足。随着2023汕头澄海薄壳美食文化旅游节在澄海区盐鸿镇开幕,一场“舌尖狂欢”的夏日盛宴旋即开启,为汕头暑期游再添一份“魅力值”。
汕头的特色文旅资源
加上丰富多彩的文旅产品
让游客乐意来、留得住、玩得欢、体验佳
相信汕头将进一步释放更大的活力
推动旅游市场发展
来源:汕头发布、汕头融媒集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