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科室里,副主任医师李炳灿早早换上白大褂,为夜班门诊做准备。“这件衣服都快陪伴我十年了。”李炳灿指着身上的白大褂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李炳灿选择回到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成为一名新生儿科医生。由一个懵懂的大学生成长为如今富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李炳灿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作为一名新生儿科医生的温暖与守护。
谈及成为一名新生儿科医生的初衷,李炳灿直言自己曾经有一个“机械梦”,当医生只是第二选择。“我当时觉得做医生很辛苦,总是要接触病人,还要一直沟通交流,很麻烦。”但在随后十几年的一线工作中,李炳灿体会到了成为一名新生儿科医生的乐趣所在。“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一个小婴儿能够健康成长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他说。
“做医生比较讲究沟通,你需要通过一些通俗的语言或者是举例子来让家长们理解和接受你的治疗方案。”接受采访的上午,李炳灿刚抢救完一个39周、肺部发育不好的小孩。
“39周,肺部还没有发育好,这是一个很少见的情况,小孩的家长也很难理解。”面对着焦急与不解的家长,李炳灿将患儿几乎全白的胸片与正常情况下的胸片做了一个对比,再结合曾经的治疗案例,让家长对病情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
近日,李炳灿所在科室有一个25周的小孩出现了呼吸困难的情况。“小孩病情发展得很快,开始的一两天一定要时时刻刻关注。”即使下班时间,他也电话向值班医生了解情况,指导救治举措。在李炳灿和其他医护人员的接力照顾下,该小孩病情好转、逐渐稳定。
多年的一线工作让李炳灿认识到了大胆实践的重要性。“像是形容病人的脸色情况,教科书上说的是‘面色青紫’,但是我们实际看诊中遇到的病人大多是脸色有些灰暗的。”
大胆实践、敢于动手,也是他对年轻医生的要求。对新生儿来说,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心肺复苏和气管插管。部分年轻医生会出现担心弄伤新生儿而畏首畏尾,李炳灿一次次提醒他们:“要救命,就一定要快和准,你不够果断的话,就可能耽误了小孩一辈子。”
在采访过程中,“敬畏生命”一词常常被提起。“敬畏生命是做医生的基本要求。把生命放到第一位,才能重视诊疗全过程,治疗过程中才不会出错。”李炳灿说。
16年前与新生儿科结缘,李炳灿希望用毕生之所学,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每一个家庭带来新的希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实习生 陈芷欣
南方+记者 刘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