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标排放污染物,深圳一企业被公安部通报

南方+

日前公安部公布10起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典型案例。南方+注意到,深圳宝安区一重点排污单位因存在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超标排放污染物,造成当地水体严重污染的情况,受到通报。

据通报,2022年11月,广东省深圳市公安机关根据工作中发现线索,侦破一起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污染环境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

经查,2022年8月至案发,深圳市宝安区某公司非法干扰自动监测设施,以弄虚作假方式逃避生态环境部门监管,超标排放污染物,造成当地水体严重污染。

据此前媒体报道,自2022年8月份开始,深圳市宝安区某公司污水处理站废水分析监测数据长时间处于超低位运行,异常迹象明显。通过调取在线监控视频和分析研判,发现存在涉嫌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11月16日晚,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深圳市公安部门赴宝安区西乡街道对该企业开展夜间联动突击执法,采取执法人员现场取证和监测人员突击监测“双线并行”的形式,一举控制在场涉嫌违规操作的多名嫌疑人、固定现场证据,并对现场生产的废水进行采样检测和记录。

在对污水处理站内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监控站房的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污染物在线检测仪器设备氨氮、总磷分析检测仪前端废水采集进样管接驳处存在异常人为松动现象,仪器显示的实时数据与执法人员收集到的当日上传数据比对不一致。

在监测人员对现场生产的废水样本进行检测后发现,生产废水中COD、总氮、总磷含量均超标。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和该公司《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中相关规定,认定该公司存在篡改在线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并超标排放污染物等违法行为。

【撰文】邓子良 丰雷

编辑 栾艺婷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