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节|谢志强:希望大家看心理疾病像看感冒一样

南方+ 记者

一幅画中,一个人远远望着房子,说明画者人际关系或者家庭关系有退缩、不安和畏惧感,相反则表示画者乐观开朗,善于相处。

“这是心理医生快速了解患者的常用手段”,心理科副主任医师谢志强介绍,房树人绘画法是一种投射测试,可以揭示出绘画者潜意识里的人格。

人间百态,无奇不有。大学毕业后,谢志强与心理疾病打了20年交道,这期间倾听过形形色色的人生故事,为患者做过成千上万次心理按摩。在他眼里,这些心理疾病与感冒一样,都需要医生科学的诊断治疗。

谢志强与心理疾病打了20年交道,在他眼里心理疾病与感冒一样,都需要医生科学的诊断治疗。受访者供图

为什么选择当心理医生?

一切要从谢志强的一位好朋友说起。

初中的时候,谢志强的同村好朋友因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经常和父母发生矛盾,时间一长患上了精神病。那个年代,由于农村家庭生活比较艰难,消息也相对闭塞,大家都认为精神病没办法治疗。

看着往日一同玩耍的好朋友的遭遇,谢志强立志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1998年,他如愿考取了医学院精神病学与心理卫生专业。毕业后,自然而然地进入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如今,他又独立开了心理失眠诊所。

上午十点,笔者在谢志强的心理失眠诊所看到,诊室外的座椅上已经坐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通过观察发现,患者涵盖十几岁的青少年到中老年人,中老年居多。他们有的坐立不安,有的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有的躺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谢医生介绍,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开始转向精神需求,这也导致了一部分人群,在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时、对未来无法掌控时……产生焦虑情绪,又由于忽略这种情绪,没有采取提前干预,而发展成心理疾病。

在他的患者中,有一位中年女性因为孩子读书的问题很焦虑。“房子买在哪里,孩子能不能考上重点高中……这位妈妈经常纠结这些事情,想得过多,睡不着觉,一定的心理情绪也传导给孩子,也去看过中医,调理失眠,但都没有明显改善。”谢医生表示,心病还须心药医,经过心理咨询,这位妈妈逐渐认识到非理性思维的伤害,在开导后选择更加坦然地看待孩子的成绩,“前阵子听说,她不再夜夜失眠,孩子的成绩也上来了”。

在谢医生看来,心理问题就是一场心理上的感冒,正确的观念很重要。

除了问诊还要注重社会化服务

在10年医院坐班就诊过程中,他发现很多重症精神病人如果能够提早进行心理干预、调好心态、促进个性成长,可以预防发展成重症精神病。于是,谢志强开始到社会上科普关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业余时间碎片化,个人力量又过于单薄,未能达到他期望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科普心理健康知识,让心理健康走进千家万户,2013年,谢志强决定辞去医院工作,成立了肇庆市阳光心理社会服务中心,专门从事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等社会服务。“我们开始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爱心服务机构做宣讲,推广心理健康知识,也承接一些社会公益服务项目,为居民心理调节与纠纷调解。”谢志强介绍。

去年,正在问诊的谢医生突然接到一通某小学打来的电话,一名小学生因为玩手机问题,与家长起了冲突,情绪冲动,家长报警后也联系了学校,学校第一时间打给谢医生,请求他做现场心理辅导。

“这种危急情况,要先安抚孩子情绪,用懂孩子心理、正确的、高情商的方法和孩子沟通,理解共情孩子,让孩子自动自发地跟随引导。”谢医生说,这种冲突往往反映出他们存在紧张的亲子关系,当脱离危险后,既要给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也要给家长做家庭教育引导。

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生活既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变化莫测无法预测的,唯有阳光的心态,坚定的信念,才能化解各种各样的风风雨雨,勇敢面对未来的未知数。”谢医生表示,接下来,阳光心理中心和心理失眠诊所,将通过线上平台科普积极心理学,把更多有用的知识传递给社会大众,让社会更和谐、更美好。

【撰文】王焌鑫

编辑 唐锦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