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说药】芳香化湿——广藿香

鹤山市中医院
+订阅

广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按产地不同分石牌广藿香及海南广藿香。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

广藿香梗或叶供药用,主用于妊娠呕吐、胃气痛及预治流感,为芳香健胃、解热、镇吐剂。又为一芳香植物,其芳香油具有浓烈的香味,可作优良的定香剂。

性状

本品全株长30-60cm,多分枝,枝条稍曲折。茎钝方柱形,直径约2-7mm,节间长3-13cm;外表皮灰褐色、灰黄色或带红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心有髓;基部老茎类圆柱形。直径1-1.2cm,具褐色栓皮。叶对生,皱缩成团,展平后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长4-9cm,宽3-7cm;两面均被灰白色茸毛;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叶柄长2-4cm,被柔毛。气香特异,叶微苦。以叶多、香气浓者为佳。

性味归经与功能主治

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

芳香化湿,和胃止呕,祛暑解表。主湿阻中焦之脘腹痞闵,食欲不振,呕吐,泄泻,外感暑湿之寒热头痛,湿温初起的发热身困,胸闵恶心,鼻渊,手足癣。

效用分析

广藿香味辛,性微温,入脾、胃、肺经,能芳香化湿,和胃止呕,“藿香,其气芳香,善行胃气,以此调中,治呕吐霍乱,以此快气,除秽恶痞闷。”(《药品化义》);“藿香,清芬微温,善理中州湿浊痰涎,为醒脾快胃,振动清阳妙品。”(《本草正义》)。祛暑解表,治外感暑湿之寒热头痛,“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本草再新》)。故可用于主湿阻中焦之脘腹痞闵,食欲不振,呕吐,泄泻,外感暑湿之寒热头痛,湿温初起的发热身困,胸闵恶心,鼻渊,手足癣。

配伍应用

1、广藿香配伍半夏

广藿香化湿醒脾、宽中快气、和胃止呕;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止呕。二者配伍,可除脾胃寒湿而止呕吐,用于治疗寒湿内阻引起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腹泻等症。

2、广藿香配伍砂仁

广藿香化浊止呕;砂仁温中行气、安胎。二药合用,有温中理气、止呕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妊娠恶阻或气滞脘闷、胃纳不佳者。

3、广藿香配伍佩兰

藿香芳香温煦,散表邪、化里湿、醒脾开胃、和中止呕;佩兰气香味辛性平,醒脾化湿解暑。二者相伍为用,其清热化湿解暑、和胃醒脾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夏日伤暑、湿浊中阻、胃失和降而致的倦怠、胃脘痞闷、恶心、呕吐、口中发黏等症。

方剂举隅

1、藿香正气散(《局方》)

药物组成: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两,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梗各二两,藿香(去士)三两,甘草(炙)二两半。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浓出汗,衣被益,再煎并服。

功能主治:治伤寒头疼,寒热,喘咳,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泻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疟,遍身虚肿,产前、后血气刺痛,小儿消伤。

2、回生散(《百一选方》)

药物组成:陈皮(去白)、藿香叶(去士)。

用法用量:上等分,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

功能主治:治霍乱吐泻。

用药禁忌

1、阴虚者禁服。

2、阴虚火旺、胃弱欲呕及胃热作呕、中焦火盛热极、温病热病、阳明胃家邪实、作呕作胀,邪实便秘者禁服。

END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