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市场监管局正在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锅炉安全隐患排查是一项重要内容。
今天,安安给大家科普一下,锅炉水处理的重要性。
1、防止锅炉受热部位腐蚀
锅炉炉管、锅筒等部位受到炉膛高温火焰辐射和烟气冲刷的金属管壁,它的一侧表面被高温火焰和烟气加热,另一侧接触高温炉水和水蒸气,当炉水的pH值小于9时,高温炉水和水蒸气会与接触的金属管壁反应,造成腐蚀,缩短锅炉使用寿命,严重时会导致锅炉爆炸事故。
爆管的锅炉炉管▲
处理措施:对锅炉用水添加碱性药剂,使得炉水的pH值保持在10-12之间(电站锅炉水pH值在9-11之间),可以防止受热部位的金属发生腐蚀。常用的碱性药剂有磷酸三钠、氢氧化钠等。
但是,若使用碱度比较高的地下水等作为锅炉用水,应采取适当的降低碱度的工艺技术,如加入酸性药剂中和或者采用除盐工艺等,降低水中碱性物质的含量,使其pH值符合锅炉用水标准要求。
磷酸三钠固体▲
氢氧化钠固体▲
反渗透除盐工艺▲
2、防止锅炉受热部位结垢
给水在锅炉内被加热后蒸发变为水蒸气,而给水中溶解的盐类物质绝大部分都留在炉水中,导致浓度不断增大,尤其当锅炉给水中含有钙、镁(即硬度)盐时,因为在水里溶解的量很小,会随着浓度增大在受热表面析出,变成水垢。
水垢的导热性能很差,只有钢铁的几百分之一至几十分之一。当受热表面结有水垢后,因为传热不良,金属不能被水很好地冷却,会因壁温过热发生变形、胀粗,甚至爆管事故。
结垢的锅炉受热表面▲
处理措施:采用软化、除盐等工艺手段,除去锅炉给水、补给水中容易导致结垢的成分,可以大大降低结垢的风险。同时,对锅炉用水添加碱性药剂,使得炉水的pH值保持在10-12之间(电站锅炉水在9-11之间),可以使易结垢物质形成水渣,而不是水垢,通过排污排出锅炉,达到防止结垢的目的。
此外,某些有机盐类可以与硬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络合物,也可以防止受热表面结垢。
常用的碱性药剂有磷酸三钠、氢氧化钠等,常用具有络合作用的有机盐类有EDTA二钠盐、腐殖酸钠等。
自动软水器▲
3、防止蒸汽管道腐蚀
对于额定压力较高的工业锅炉、电站锅炉,如果锅炉给水中碳酸盐含量高,会导致蒸汽中含有二氧化碳,从而导致蒸汽管道酸性腐蚀。该腐蚀为均匀腐蚀,危害性相对不大,但是会缩短管道、阀门等使用寿命。
处理措施:对锅炉用水添加挥发性的碱性物质,使得蒸汽的pH值保持弱碱性,可以防止蒸汽管道酸性腐蚀。通过除碳工艺除去水中碳酸盐,也可以防止蒸汽管道酸性腐蚀。
常用的碱性物质是氨水。常用的除碳工艺是在阳离子交换器后连接除碳器,也可以采用多级反渗透或者反渗透-电除盐工艺。
氨水▲
水处理工作是保障锅炉安全运行最重要的日常性工作之一,广大司炉人员应该予以重视,按时按质进行锅炉用水水质检测,并根据水质检测结果对软水器运行、加药装置及排污等工艺参数进行调整,确保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来源:东莞市场监管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