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人才库”和“蓄水池”

南方杂志

肇庆四会市江谷精细化工工业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线下“工友理论课堂” 肇庆市文明办供图

肇庆四会市江谷精细化工工业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线下“工友理论课堂” 肇庆市文明办供图

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带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有了阵地之后,人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文明实践站点多在乡村一级,人才资源有限,如何进行日常管理以及开展活动?如何克服人才难题?带着这些疑问,《南方》杂志记者走访调研了多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

多方联动,全员参与

年轻,充满朝气,记者在东莞麻涌镇大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遇到了一群平均年龄为33岁的团队。

实践站位于大步村居住中心区域,在占地3万平方米的大步文化体育公园北侧,交通十分便利,周边配套完善,方便服务群众。大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站踏入第四个年头,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整个实践站内有多功能活动室、墨韵馆、图书室、非遗工作室。记者了解到,该站同时可以容纳200人参加文明实践活动。

2022年该站共开展文明实践活动620场次,惠及服务对象9620人次,招募志愿者710人次,文明实践活动相比于建站前增加了10.3倍,不仅实现“从0到1”的突破,而且更完善、有质量地开展活动。

实践站团队年龄架构较为全面,在相互引导下,团队的力量不断地壮大。李志昌,宣传委员,负责主导站内事务,主导宣讲、非遗;麦德亨,文宣员,摄影达人,负责新媒体,协助处理站内事务;蒋梦丹,文化管理员,负责资源对接和资源分配工作;祝淦峰,残联专员,负责残疾人、弱小群体对象的专项活动……记者看到一张张活力的面孔。

团队以高效性、常态化进行运作。为什么相对琐碎的基层工作能够吸引年轻人愿意留下来?东莞麻涌镇大步村党委副书记李志昌接受采访时回答说:“‘重视团队管理、营造上进氛围、合力统筹资源’让实践站成为一个活力无限的团队,在这里,我们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共同更加年轻。”实践站通过将日常惠民服务部门进行整合,解决人力资源问题。

“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要多方联动、全员参与”。实践站秉承这一精神,让工作能够“轻松解决、开心完成”,所以每项工作都是开启了团体战。李志昌向记者分享起实践站的工作心得。例如每个季度的长者生日会,会将人脉地图、资源统筹、技能展示、志愿服务等多种优势的人员进行整合,分工合作,将工作效率作为活动的前置要求,漂亮完成每个季度的生日会。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大步村,由于村级事务繁多,基本村务工作已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实践站副站长不但身兼宣传委员,同时也是大步村网格二区的网格长,实践站的成员在维持日常工作外,也同样兼顾村级网格工作,网格工作繁多事杂,拥有“团队合作、敢于担当、注重分享”经验的实践站成员逐渐显露出成效。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走进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肇庆市鼎湖区蕉园村,古树和古建筑活化而来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给《南方》杂志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记者看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坐落于古色古香的龙溪书院,前身是蕉园村梁姓族人培养本族子弟的私塾。看一场场电影、借阅一本本图书、参与一场场科普活动、体验一针一线的非遗项目……村民们在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中与古老相遇,仿佛穿越到了过去的岁月。

活动很有特色,人力会不会不够?面对记者这个疑问,蕉园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妇联主席张东兰有着自己的看法。她向记者道出了“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的感悟和经验。

近些年,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后备人才回归,在推动乡村产业兴旺方面,蕉园社区想了很多办法,如建立村级人才库,举办返乡人才座谈会,畅谈发展举措、吸引创客回流,为村级发展添砖加瓦、贡献智慧。

在人才回归的氛围中,不断有年轻人被吸引到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中。蕉园社区党支部书记梁飞宏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在工作中,青年的带头作用越来越凸显。从税收、招商引资、资源配置等方面,各级也在积极推动、给予扶持,带动和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引进社会资本运作社区古村落,将古树林、古村落融入鼎湖山旅游经济带。

“做好乡村振兴人才并非只‘引’不‘育’。”张东兰向记者总结出了这一要点。要激活乡村人才存量,需树立“重在挖掘,以用为本”的理念。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社区“两委”干部学历层次,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平台,积极动员社区“两委”干部参加学历提升计划,通过学历提升,有效提高社区“两委”干部知识储备,不仅能提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人员的文化水平,更能增强他们宣传农村政策、服务农民群众的本领。2021年以来,报名参加学历提升的社区“两委”干部共计4人。

据了解,肇庆通过链接省级资源、下沉市级资源、整合县级资源,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让各级优质资源在全市充分流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走深走实。在全省首次全域推开省、市、县三级文艺工作者挂点联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推动建立怀集县“文艺之家”;积极争取到2022—2023年广东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展示活动到肇庆举办,实现科创资源充分流动共享……

壮大文明实践“蓄水池”

有文化展示区和阅读区,有便民休憩区,有户外观景平台……在广州珠江之畔,一座座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让市民群众可以将滨水美景尽收眼底,更成为夏日出行的能量补给站。

一座座驿站虽小,但记者发现,党群服务、文明实践、惠民服务等功能却十分齐全。资金从何而来?广州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会展东、琶洲、财富码头、新风尚、新时尚等6个新时代驿站为例,创新“政府引领、企业共建、社会参与”联合共建,探索“政府+基金”模式。在这里,财政资金、党建经费和文明实践公益基金等资源得以整合。

记者从广东省文明办了解到,为了不断壮大文明实践“蓄水池”,全省保障投入更加有力。2022年以来,全省先后从省文化繁荣发展资金、文化补短板资金和驻镇帮镇扶村专项资金中争取4亿多元扶持资金,用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达标建设。

据统计,目前,汕头、惠州、汕尾3个地市成立了市级文明实践基金,博罗、乳源等23个县(市、区)成立县级文明实践基金,其中博罗县文明实践基金撬动社会资本3000余万元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基金扶持项目惠及100多万群众。

在博罗县的走访中,记者听到博罗县音乐家协会的志愿者们创作的一首首村歌。作为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一村一歌”成为博罗县探索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打造文明实践“蓄水池”与“活源泉”的生动写照。

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具体怎么孵化一个个项目?博罗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道,从项目申请到资金拨付,整个流程最快可于一周内完成,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实现高效便捷。实施高效的公益创投流程管理,以实现志愿服务项目的精准培育。

为确保文明实践常态长效,博罗县实现了“文明实践专项资金—基金—基金会”的规范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县文明实践基金已募集到账资金4130万元,使用1908万元,7个首批成立的镇级基金分支共筹资378万元,连续五年举办年度文明实践公益创投大赛,累计投入1300万元,扶持品牌项目210个。

珠海市成立文明实践礼遇联盟,把文明实践“星级志愿者”“优秀志愿者”作为加分项目纳入随迁子女入学积分;汕尾市陆河县将移风易俗纳入“党建+乡村治理”人居环境积分评比、“积分兑换”活动……据悉,除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这个妙招,全省激励机制同样务实管用。

各地通过文明积分、星级评定、信用激励等方式,将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次数及时长转化为可见可感的礼遇举措,大幅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目前,全省78个县(市、区)建立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办法。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邓苇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