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谋划推进多个长者饭堂项目,让老人“食有所依”

南方+ 记者

位于电白区水东街道新湖路,有一家名叫雨花爱心大家庭的“长者饭堂”(下称“雨花长者饭堂”)。临近午餐时间,饭堂里的20多张餐桌这会儿已经差不多坐满了等候就餐的老人。每天中午,这里会为附近三四百名老人免费提供午餐。

临近午餐时间,老人们聚集在雨花长者饭堂等候就餐。

8月8日,广东省民政厅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时透露,省民政厅将出台行动方案推动长者饭堂提质增效,目标在2023年底实现全省长者饭堂达3000家以上,2025年实现村居、社区助餐和配餐点全覆盖。

笔者走访了解到,在茂名,“长者饭堂”建设仍在探索起步阶段,不仅数量少,配套及运营模式仍有待完善。其中,电白区现建有3家长者饭堂,以此为试点,当地正在探索完善多元运营模式,积极谋划推进多个长者饭堂项目,以点带面,逐步在城乡扩大长者饭堂的覆盖率。

现有3家长者饭堂

以资助、捐赠为资金主要来源

上午10时许,雨花长者饭堂逐渐热闹起来,三三两两的老人进入大钢棚屋,走到餐桌前寻一个位置坐下,跟相熟的朋友寒暄一番。此后的一个小时内,大钢棚屋慢慢聚集了数百名老人,20多张餐桌坐得满满当当。棚屋边上的配餐间已经摆上了热气腾腾的汤、菜肴和米饭,大约10名帮厨正在各自岗位上忙着,做着分餐前的准备工作。11时许,饭堂正式启动供应,老人们来到配餐区排队等候领取餐食。随后,他们围坐在一起,享受午餐之余,也相互交流闲聊,分享起生活的琐事。

老人们自行排队等候领取餐食。

雨花长者饭堂前身为一家素菜馆。2016年前后,电白爱心企业家吴健壮和郑丽萍夫妻发愿将自己经营的素菜馆改为雨花长者饭堂,免费为一些孤寡老人、无依无靠的、低收入的、失去劳动力的老人提供素餐。过去几年,每天到雨花长者饭堂享用免费午餐的老人最多有300—400名。依此计算,到目前为止,雨花长者饭堂累计助餐人数预估已超80万人次。

位于沙院镇五和村委会的小公园里面,新的村民活动中心落成未久。旁边,1栋旧的一层平房是村里运营了一年多的长者饭堂所在地。五和村长者饭堂依靠村里乡贤所捐赠的善款运营,每天中午按2—3 个菜、1个汤的标准,为20—30名老人提供免费午餐。老人们汤饱饭足以后,又可以在公园里闲坐聊天,或者利用村民活动中心提供的二胡等器材奏乐取乐。如今,五和村的长者饭堂因修缮所需暂停经营,未来几个月内,在完成翻新和新设备进场后,五和村长者饭堂将在更好的就餐环境中继续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

老人们对长者饭堂的喜爱溢于言表。“我每天都过来这里用餐,自己中午不用做饭了,方便多了。”“不仅有饭吃,大家在一起还可以交流谈心,开心!”正在雨花长者饭堂排队的陈阿姨和林阿姨跟笔者说。“好吃,也吃得饱!”刚刚吃完饭的徐大爷言简意赅地点了一个赞。

正式就餐前,老人将碗里的菜分享给朋友。

“电白区现有3个长者饭堂,其中雨花长者饭堂规模最大,其他两个村级长者饭堂规模较小,每天服务人数在二三十人左右。”电白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除雨花长者饭堂、五和村长者饭堂外,在沙琅镇鱼花村委会还有一家长者饭堂,同样以乡贤捐赠为主要资金来源,免费为村里老人提供午餐。

笔者了解到,推进长者饭堂建设是茂名市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内容之一,但目前在茂名市区仍是空白,目前仅在电白区建有3家长者饭堂。为此,茂名市将长者饭堂建设列入2023年养老服务工作重点任务,其中规划在茂名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一家市级长者饭堂,预计最快今年内可开展试运营。此外,茂名市还要求各县区今年内需在中心城区建设1至2家长者饭堂,以满足当地老年人就餐需求。

探索多元运营模式

今年内打造1个示范亮点

在水东镇新街路43号仁爱颐养院旁,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的电白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距离竣工越来越近了。早些天,服务中心主体和装饰工程已经完工,目前正在加紧建设配套的网络系统。

按照规划,服务中心将与仁爱颐养院厨房合办餐厅,打造以送餐上门为运营模式的“长者饭堂”,面向水东城区6万名适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电白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服务中心将打造成为电白区的“智慧养老服务网络平台”,仅送餐服务预计每季度即可覆盖约7200人次,届时“老人可以像点外卖一样通过长者饭堂点餐”。

“我们正在探索‘长者饭堂’的多元化运营模式,率先服务65岁以上的老人、残疾人、独居老人。”电白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除了以送餐上门为运营模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之外,目前还有多个长者饭堂项目在积极谋划推进中。

其中,高地街道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将配建标准“长者饭堂”,以“政府补贴一点、村集体筹一点、配套企业让一点、乡贤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五个一”标准模式运营,每餐预计可为50—80名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那霍镇水石村委会老人活动服务中心则计划以邻里互助模式建设“长者饭堂”,由老人家里各自提供食材和分工合作煮饭,饭后继续在服务站午休形成“日托”,每餐预计可惠及50—100人。

“先打造一个亮点,再以点带面,逐步扩大覆盖率。”电白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根据上级部门关于加快发展老年人助餐服务和提升“长者饭堂”服务效能的部署要求,电白区拟定了“长者饭堂”三年行动目标。其中,2023年完成标准“长者饭堂”试点工作,打造1家示范亮点;2024年,实现城市覆盖率60%,农村覆盖率40%;到2025年,实现城市覆盖率80%,农村覆盖率60%,所有长者饭堂能够正常运营。

雨花长者饭堂里,老人们围坐就餐。

定下了目标,资金端如何保障以实现长久运营?目前电白现有的3家长者饭堂,目前均为免费经营,以爱心企业自筹资金或乡贤捐赠为资金主要来源,所有厨师、帮厨均由义工或志愿者担任,不产生额外薪酬费用。在此基础上,如果按每餐10—12元的标准进行计算,仅提供中餐的100人规模的长者饭堂每月运营费用就要超3万元,从长远而言无疑存在巨大资金压力。

电白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长者饭堂”目前所设计的标准运营模式是“五个一”,目前列入“五个一”的政府补贴资金配套支持仍有待上级明确落实。

一些解题方向值得探讨。笔者观察发现,二三十人规模的村级长者饭堂的运营难题或许可以首先突破。以五和村为例,该村公益慈善氛围较浓,每年助学敬老的捐赠款项高达十多万甚至数十万元。如经村集体、村民和乡贤商讨决议,抽取善款设立长者饭堂专项资金,运营难题或许便迎刃而解。

政策层面也有探索空间。据悉,为了扩大长者饭堂服务覆盖面,除了自筹自建,未来政府将寻求在政策层面加大支持力度,通过补贴运营经费、采用居民水电气价格、税费减免等方式降低助餐成本,吸引餐馆、饭店等社会专业力量与政府合建定点长者饭堂,为长者提供助餐服务。

南方+记者 邓建青

通讯员 王杰 陈诗衍

编辑 苏斯铭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