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喷雾致白肺!还能用吗?

安安科普
2023-08-15 15:30
+订阅

防晒是个老话题,安安跟大家分享过不少了,防晒霜大家都熟悉,防晒效果也不错,但是对于一些出油多的人,夏季体验感不太好。防晒喷雾由于使用方便高效,清爽肤感好,适合全身使用,近年来成为防晒产品中的新宠。

近日,湖南长沙一名20岁小伙外出前使用了防晒喷雾,在对着脸部喷的时候不小心误吸,随即出现胸闷、咳嗽等症状,隔天到医院检查,竟出现白肺!虽然目前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表明防晒喷雾会致白肺。但白肺除了感染、弥漫性肺泡出血综合征等“白肺”最常见的病因外,吸入有害物质如粉尘、喷雾等,也可导致肺部出现大范围白色样病变。防晒喷雾虽使用方便,但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该如何安全使用防晒喷雾呢?

防晒喷雾的成分

防晒喷雾较防晒乳/霜是较新的防晒产品形式,与防晒霜相比,防晒喷雾更适用于妆后补喷和身体防晒。

防晒喷雾中的防晒剂主要可分为物理防晒剂和化学防晒剂两大类。

物理防晒剂的防晒机制主要是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覆盖层,把照射到皮肤表面的紫外线反射或散射来减弱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而达到防晒效果。目前国内批准使用的物理防晒剂只有二氧化钛和氧化锌两种。

二氧化钛和氧化锌都能抵抗UVB和UVA波段紫外线,前者主要针对UVB波段,后者主要针对UVA波段。

化学防晒剂的防晒机理是吸收紫外线的光能转换为热能,通过电子的跃迁达到对紫外线能量的减弱。有些化学防晒剂可能对人体有一定刺激性,少数人使用后会有过敏反应,比如对氨基苯甲酸及其酯类是一种常见的光致敏原。此外,分子量较小的油溶性防晒剂就像皮肤渗透促进剂,容易被皮肤吸收甚至进入皮肤角质层,也会具有一定安全性风险。

防晒喷雾跟防晒霜有啥区别?

防晒喷雾和防晒霜成分差异不大,主要是剂型上的区别,为了保障产品的顺畅使用,很多防晒喷雾都添加了变性乙醇、丁烷、异丁烷等低沸点、易挥发的液体作为推进剂,这类物质不仅易燃还有低毒性,吸入太多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但防晒喷雾具有更轻盈的质地,颜色透明且容易在皮肤上均匀分布。

从单个产品使用的防晒剂数量来看,普遍都在3~6种左右,通过多种防晒剂配合使用,最终获得令人满意的防晒效果。

防晒喷雾的效果

防晒喷雾优点在于方便高效,特别是“补涂”这个环节,直接喷一喷、拍一拍就搞定啦。尤其是在外出时,需要隔两个小时补一次防晒的,特别是在游泳、擦汗或擦拭毛巾后,这个时候则比较适合使用防晒喷雾了。

如何安全使用防晒喷雾?

防晒喷雾一般用在护肤的最后一步,具体使用步骤是:洁面→爽肤水→精华液→乳液/面霜→防晒喷雾。防晒喷雾是一种使用比较方便的防晒产品,它的具体用法是:用前摇匀防晒喷雾,闭好眼睛、嘴巴和捏住鼻子,快速均匀喷洒,最后用手指轻轻拍匀即可。

1.选择适合的防晒喷雾 选择适合自己肤质和需要的产品。如果对酒精不耐受,不要选用含有酒精的防晒喷雾。使用前可以做皮试来确定是否有刺激性,选用温和无刺激、适合自己肤质的产品。

2.涂抹于干燥的皮肤表面 确保皮肤干燥,清洁,无汗水。使用防晒喷雾时与皮肤至少保持15~20厘米的距离。

3.喷好后可以用手推匀 建议少量多次喷洒。

4.避免吸入 在使用防晒喷雾时,要避免同时吸入喷雾。最好在户外或通风的地方使用,并尽量避免在风口处喷洒。

5.避免喷雾进入眼睛和口鼻 使用时,避免喷雾进入眼睛、口腔和鼻腔。对于面部的防晒喷雾,可以先喷在手掌上,然后用手轻轻涂抹于脸部。

6.避免使用于火源附近 防晒喷雾通常是易燃物质,所以在喷雾后避免附近有明火或其他火源。

参考资料:

1.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