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件 | 印度拟调整制剂进口关税、农药巨头扩展医药业务……

农财宝典
+订阅

印度农化产品出口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计划调整制剂进口关税;国光股份半年报发布营收、利润双增长;红太阳新增年产2000吨氯虫苯甲酰胺原药投产;广信股份横向布局医药板块……

最近,全民都关注粮食涨价,我们农资人看点不一样的!

本周农药界发生了哪些大事?

01

农化产品出口印度升至第二位

根据世贸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印度以55亿美元的出口额超过出口额为54亿美元的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农化品出口国。而中国的农化品出口额为111亿美元,居世界首位。

印度的农化品市场美国是印度产农化品的最大买家,其次是巴西和日本。全球有140多个国家使用印度生产的农化品。

据估计,全球农化品市场规模达780亿美元,其中近75%为非专利产品。印度正迅速崛起为非专利农化品采购的首选全球中心。氯虫苯甲酰胺(CTPR)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杀虫剂,年销售额近1,300亿卢比。直到去年,印度还在进口这种杀虫剂。现在,许多印度公司已推出国内生产的氯虫苯甲酰胺。该行业希望通过低成本制造来开拓全球氯虫苯甲酰胺市场。

农化品出口、进口和贸易顺差(资料来源:印度商工部)

为了促进国内生产和减少进口,印度农化行业组织印度作物保护联合会(CCFI)建议印度政府采取某些措施,阻止即用型农药制剂的进口。CCFI主席Deepak Shah表示:″近年来,印度公司在新建更大规模的生产设施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以满足国内和全球市场的需求。后向整合、产能扩张和新登记将促进印度农化行业的发展。在有利的政策推动下,印度农化行业有信心在未来三年内实现出口翻番,达到100亿美元。″

印度调整农药原药及制剂进口关税此外,为了促进向该行业的投资,CCFI还向商务部和财政部提出了修改关税的建议。

CCFI高级顾问Harish Mehta表示:″目前对原药和制剂征收10%的关税不利于促进印度生产企业增加投入。联合会已建议两部将原药的进口关税调整为20%,制剂的进口关税调整为30%,使两种关税之间至少保持10%的差距。这不仅会减少从中国不必要的进口,还会激励印度生产企业进行新的投资,提高液剂、粒剂和可湿性粉剂的产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消费需求。这也将有助于在未来3年内实现出口翻番,达到100亿美元。″

02

生物农药复合年增长率可达15%以上

近日,湖北省科技厅正式批复同意由湖北省农科院牵头,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10家全国生物农药研发重点单位,以及先正达集团中国、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楚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康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全国生物农药优势企业,采取“1+10+8模式”共同建设湖北省生物农药技术创新中心。

据悉,2018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值达到了5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到95亿美元,折算下来平均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18%。

据了解,目前我国共有121个生物农药有效成分进行了登记,获得登记的产品共有3969个。其中微生物农药有效成分登记达41种,登记产品数量达557个。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农向群介绍,目前微生物农药使用量占整个生物防治剂使用量的90%以上,微生物农药登记数量仍在持续增加。同生物化学农药和植物源农药相比,微生物农药具有资源丰富、安全性好、产业化生态效益高等优势,这些也给微生物农药带来了发展契机。

企业动态

01

国光股份:上半年营收9.54亿元,扩大渠道客户超5500个

8月7日晚间,国光股份发布半年报披露,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4亿元,同比增长8.94%;实现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20.11%。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光股份农药、肥料、园林资材等产品以及服务收入,对应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59亿元、2.52亿元、3565.89万元、638.54万元。其中,营收贡献较大的为农药和肥料两大产品,对应的营收比重分别为69.13%、26.46%,且对应的营收增速分别为8.96%、10.63%。

值得注意的是,在营收明显增长的同时,公司综合毛利率41.53%,同比上升1.46个百分点。国光股份表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润率较2022年同期均实现了增长,产品利润空间的扩大主要受上游原料价格波动影响。另外,公司产品销量增加对公司业绩增长也产生了正向影响。

国光股份表示,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够从事植物生长调节剂原药及制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产业链优势明显,而且拥有较明显的先发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渠道建设持续发力,技术服务特色鲜明,客户粘性高。此外,国光股份深化多品牌战略,加快拓展多渠道市场。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渠道客户超过5500个。

02

红太阳:新增年产2000吨氯虫苯甲酰胺原药投产

8月8日,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资者关系平台答复投资者关心问题时表示,公司首期年产2000吨氯虫苯甲酰胺已在重庆万州基地实现顺利生产,具有全产业链、技术领先、登记证和销售渠道优势,并通过国际贸易、农资连锁等国际国内渠道进行全方位、立体化销售,目前在向中农立华等客户进行供货。

03

广信股份:″年产4万吨对氨基苯酚项目″投产,横向布局医药板块

广信股份8月10日公告,全资子公司安徽东至广信农化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对氨基苯酚项目″经过前期生产工艺、机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已于近期正式全面投产。

对氨基苯酚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重要有机原料和中间体。在国际原料药市场,中印两国生产的扑热息痛产量超过全球总产量的80%,且印度正利用其语言和注册、技术优势,迅速进入国际高端市场。

广信股份董秘赵英杰表示:″在经过前期大量的市场调研后,我们了解到国内市场的积极需求以及印度等国正在新增的扑热息痛产能,于是调整了原募投项目吡唑醚菌酯,转而建设对氨基苯酚。″尽管当前国内对扑热息痛的需求已回归常态化,但随着印度等国产能集中释放,对氨基苯酚有望维持较高需求。此外,目前需求低迷的染料行业迎来行情复苏后,也将对对氨基苯酚的需求形成有效支撑。

广信股份是国内较大的以光气为原料的农药原药及农药中间体生产企业,产品包括杀菌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噁唑菌酮等,除草剂敌草隆、草甘膦、环嗪酮等。农药中间体则涵盖了氨基甲酸甲酯、异氰酸酯、邻苯二胺、对(邻)硝基氯化苯等。

2022年,广信股份收购了辽宁世星药化有限公司70%股权,该公司是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对氨基苯酚唯一的生产厂家,目前产能为1.8万吨/年。随着″年产4万吨对氨基苯酚项目″的全面投产,目前广信股份对氨基苯酚产能达到5.8万吨/年,跃升世界前列。

据介绍,农药企业延伸产业链至医药领域,将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降低经营风险。农药企业在研发和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化学原料、合成方法和工艺经验,这些经验和技术可以应用于医药领域。而医药领域对高纯度、高质量的化学原料需求量大,农药企业利用自身优势生产这些原料,并提供该医药企业,能够实现产业链的高效衔接和资源互补。

04

新朝阳:新型脱叶剂获巴西专利授权

近日,新朝阳″新型脱叶剂及其应用″通过PPH(专利审查高速路)途径在巴西获得批准,这是新朝阳生物技术在脱叶剂领域的重大突破,对推动全球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全球脱叶剂市场迎来发展高峰,大豆、辣椒和棉花等作物脱叶技术备受业内外广泛关注。

根据QYR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脱叶剂市场规模已达到184.6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超过29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7%。

巴西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业产品出口国之一,对优质绿色农业投入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据巴西Sindiveg(植保产品行业联盟)数据显示,2020年巴西农用化学品市场销售额超过160亿美元。新朝阳作物脱叶技术专利的授权将极大提升该技术在巴西的保护力度和认可程度,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巴西市场的需求,且能够为不同作物提供高质量的生物技术解决方案。

新朝阳″新型脱叶剂及其应用″专利证书

新朝阳作物脱叶技术能够满足辣椒、棉花等农作物机械采摘前的脱叶需求,并最大程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及环境安全。随着全球高品质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增加,新型生物脱叶技术专利的授权及转化应用,必将为推动我国生物技术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形成新的推动力,引领全球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

作者丨钱普贵整理

编辑丨农财君

声明丨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网农化宝典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