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3年2月,广东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召开,擂响了广东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战鼓。
镇街强,则东莞强。为更好推动“百千万工程”在东莞各镇街落地实施,即日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启动“发力百千万东莞镇精彩”全媒体主题报道,深入基层一线实践,以微观视角、独到观察,全面展现东莞各镇街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谋划、新蓝图、新举措和新进展。敬请垂注!
莞邑西部,洪梅镇是水乡新城建设的主战场和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在发力落实“百千万工程”的重要节点上,着眼于水乡全局区域协调发展,洪梅如何当好“火车头”?
今年上半年,洪梅镇 GDP 增长 7.8%,增速排名全市第 1。同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全市第 3,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进度排名全市第 3,以实实在在的“成绩单”,晒出了激发新动能的底气。
水乡洪梅。
善举纲者万事遂,善谋势者机可期。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现代化产业园区谋划,到重大项目建设落地,再到人文及营商环境优化等,洪梅以“一城一区一带”发展战略为引领,全面融入水乡功能区,高标准建设产业新区水乡新城。
可以看到,洪梅正加速积蓄发展能量,全力激发潜力,驶入高质量发展赛道。
经济升温
产业立新柱
近期,洪梅召开2023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并公布了上半年的“成绩单”,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版图——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进度及完成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增速、进出口总额增速等均排名全市靠前。
达瑞的车间。
在这张“稳增长”答卷上,产业项目、重大项目拉力凸显。
开年以来,被业界称为“三箱王”的南华西电气的订单便排到了10月后,生产线非常忙碌。最近又招进了近百名员工,增加多个生产班组,加班加点赶订单。
南华西电气的车间。
南华西电气是一家扎根洪梅镇十余载的企业,其生产产值从起初的数千万元到如今的6亿余元,见证了洪梅的发展历程。今年4月,该公司还投入1.2亿元建成南华西研发生产大楼,未来将推动产能迈上新台阶。“我们对洪梅的发展充满信心,也是真心喜欢这里的环境,才能安心在这里发展。”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向华平表示。
南华西电气。
伴随着南华西电气加快发展,洪梅的产业集聚效应也在进一步被激发。今年以来,氢蓝时代氢燃料电池智造项目、5G智能终端新材料数字智造总部项目和加中生物科技(中国)医药数字制造项目等相继落户水乡洪梅;年初集中动工的一批重大项目中,融都幕墙生产项目投资规模达3亿元。
着眼于更长远的未来,洪梅在落实“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将加快推动镇村产业立新柱。
洪梅依托东莞新能源、数字经济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提出将以东莞河西数字产业区为主要载体,以数字经济和新能源产业龙头项目为牵引,着力引进一批数字经济、新能源龙头总部项目以及产业链强链补链关键环节项目,加快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集中优势资源保障重大项目落地,把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为经济增长新支柱。
洪梅企业。
连片拓空间
孕育新动能
洪梅是东莞最年轻的镇,过去42年间,从昔日边隅小镇蜕变为水乡新城核心区。如今,这片土地上高楼鳞次栉比、大道宽阔整洁、环境美丽宜人,最被寄予厚望的,仍数拔地而起的各类新型产业空间。
今年4月,东莞印发打造“现代化产业园区”实施方案,明确在5年内整备10万亩连片产业空间,建设60个现代化产业园。位于洪梅镇的水乡河西现代化产业园区作为重点项目之一,总项目面积4640亩,目前已进入大建设、大招商阶段。
大河西片区现状。
大河西片区是珠江口黄金内湾的重要节点,是东莞市战略性科技产业创新城和水乡特色生态休闲目的地。今年以来,洪梅镇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充分发挥空间、区位、生态优势,先行先试、改革创新,锚定“一城一区一带”发展战略,开展大河西片区概念规划,推动“产、城、游”融合发展,构建“公共空间+生态绿地+交流休闲”多层次岸线,引领河西产城村融合和千亩稻田示范区建设。
大河西片区加速打造现代化产业园区。
早在河西现代化产业园区项目启动之初,结合省市对水乡和洪梅的产业发展定位,已明确了以数字经济为主、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为副的“一主两副”产业规划。
目前,河西项目纳入东莞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将为龙头企业整合出成片空地,为产业链中坚企业提供独栋定制化厂房,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标准工业大厦,为初创企业提供高端孵化复合厂房,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协同进驻的全生态链低成本空间。
在河西连片“工改工”项目推进下,由政府主导开发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港、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制造项目已实现动工建设并开展前置招商,东莞水乡河西数字产业区加快建设。
水乡河西数字产业区一期、二期项目效果图。
紧邻河西,东莞西站洪梅单元、梅沙单元、夏汇黎州角单元三大单元土地整备,完成空地移交约3800亩,超总空地面积96%。
可以预见,未来的洪梅,将由更多新空间,孕育更大新动能。
综合配套优化
宜居指数攀升
近期刚实现通车的梅沙大桥,是水乡洪梅的新晋“网红”地标。它的投入使用,不仅解决了水乡大道的交通压力,完善了水乡新城的交通布局,更起到了连接洪梅河西片区和东莞西站核心区的作用,提升了水乡新城的综合承载能力。
梅沙大桥。
夜幕降临,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桥上装饰的灯带,也让梅沙大桥在市民心中不只是一座交通大桥。它优美的曲线与水中倒影相映衬,在黑夜中绚丽绽放,成为这座小镇欣欣向荣的一抹风景。
梅沙大桥夜景。
当前,洪梅镇路网运行高效便捷,东莞西站辐射服务能力和运输承载能力不断增强,随着快速干道、沿海公路、水乡大道等道路升级完善,以及全市交通综合整治试点镇深入推进,初步形成外联内畅的交通格局。
优质配套加快建设,宜居指数持续攀升。
从新洪梅中学开工建设,水乡未来学校签约落地,翰林高级中学、洪屋涡幼儿园开办招生,洪梅医院争创五星级护理院、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百年国漫陈列馆、图书馆、文化驿站开放运营……在洪梅,高品质公共配套日趋完善。
新洪梅中学建设效果图。
洪梅美术馆(百年国漫馆)。
按计划,洪梅还将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洪梅医院与市内三甲医院组建深度融合的医疗联合体,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快敬老院提标升级和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优化居家养老等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布点建设一批职住一体的高品质人才创新创业社区,力争到2025年建设各类人才住房1200套以上。
文化驿站。
凭借得天独厚的优美岭南水乡特色资源禀赋,以及拥有莫萃华故居、党史陈列馆等一批红色资源,洪梅也正积极打造洪屋涡水道一河两岸生活生态特色示范带,以碧道建设串联水乡新城、东莞水乡河西数字产业区、金色水乡稻田公园、东莞党史学习教育中心等重要节点,打造具备产业推介、休闲旅游等多功能的魅力特色水岸。
金色水乡稻田。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赛道上,洪梅镇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片区配套项目,打造成立足东莞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创新服务节点和水乡经济区的核心区。
【策划】黄少宏
【统筹】韦基礼
【撰文】张珊珊 夏颖燕
【图片】洪梅宣 黄政正
【素材来源】洪梅镇宣教文体旅办、经发局、规划所、投资促进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