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该时间段新增了178头,二化螟该时间段新增了267头,稻纵卷叶螟该时间段新增了6头,白带野螟该时间段新增了4头。”位于台山市四九镇的台山优禾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台山供销农服”)的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最近一周时间里,某一个监测点,发现的各类害虫数量。根据害虫的种类,就可以针对性喷洒农药,避免无效施药。
台山供销农服是台山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重要承接主体。随着托管服务的大面积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台山农业正在向精细化稳步前进。
智能监测系统,打造数字化农田
“时间:2023-08-09 08:39:54;高度:7米;工作模式:手工增强档;速度:5.26米/秒。”这是正在江门台山一块农田作业的无人机参数,清晰地显示在天禾现代农服管理平台大屏幕上。
台山供销农服是台山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之一,牵头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于服务环节,推动本地区服务行业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公司现拥有专业团队41人,其中乡土专家17名。拥有植保无人机超100台,插秧施肥一体机3台,配送货车15辆,日作业能力2万亩。
台山市四九镇一个村民说,“以前我们自己喷农药,背着一个药桶顶着太阳在田里走,一天喷不了几亩,非常辛苦,成本也高。现在托管公司用无人机喷药,又快又好。几乎所有用过无人机的,都没人再愿意自己去洒农药了。”
无人机施药的基础,是虫情测报系统。目前,台山供销农服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虫情测报系统,在台山市都斛、斗山、端芬、汶村等4个镇建立数字农业乡镇服务站,建设智能化田间监测站点,铺下虫害智能预警测报网,覆盖台山丝苗米产业园区核心乡镇,对水稻等作物常见10余种重大病虫害定向诱集、分类统计、实时报送和预警分析。
虫情测报系统。
通过监测系统,台山供销农服可以实时掌握稻田的病虫害情况,相对于传统的施药方式,极大提高了精确性,也降低了成本。台山供销农服还在台山市都斛镇增设农业气象服务站试点,辅助虫情测报系统,为精准化监测台山市农事农情增添力量。
台山供销农服还构建物联网监测系统,打造数字农田。利用无人机将台山市的服务田块进行航测,通过AI技术勾画最小化田块数据,结合生产托管实际业务进行数据集成,在系统上实时查询,可保留近三年数据信息,有效实现应用数据的收集管理和生产托管服务的监控监测,目前已采集的数据覆盖12万亩水稻田面积。
据介绍,江门台山现有服务组织60家,其中年服务能力5000亩以上的有9家,年服务能力10000亩以上的有6家。江门台山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累计超230万亩,生产托管服务面积52万亩,并培育了多家可以参与多环节和全程服务的服务组织,推动江门台山农业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管理体系,推动高效率农业
2021年,通过台山市农业农村局遴选,台山供销农服成为台山市农业生产托管运营中心的承接主体。截至目前江门台山共建设镇级农业生产服务中心11个,培育托管员86人,并推动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制定服务标准。通过制定完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标准、服务流程、验收标准等,推动服务进一步规范化。二是整合服务资源。目前共整合无人机67台、插秧机212台、拖拉机239台、收割机112台、机手(飞手)114名、烘干机34台等各类农机资源,提高服务能力。三是开展政策和服务内容宣传。在江门台山17个镇(街)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政策和服务内容宣传,培训动员村两委干部、合作社、耕户代表850人次,派送传单5000多张,引导农户广泛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江门台山也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托管整村推进,鼓励服务组织参与。目前在台山市斗山镇安南村、都斛镇莘村、海宴镇鼠山村、澳村、三兴村等27个村试行整村推进,托管服务覆盖率已达90%以上,整村也实现了“零撂荒”。
“实施农业生产托管的服务组织,都要求自身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具备专业化的服务能力,在为农户提供生产托管服务的同时,将先进的品种、技术、装备应用到了农业生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台山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江门台山地势平坦,平原面积广阔,有连片的农田,适合机械化生产,是广东省首个“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水稻机械化水平全省最高,早在十几年前就出现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一些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在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下,利用自有农机为周边种植户提供犁耙田、插秧、收割、烘干等服务,这是台山最早的水稻生产托管服务。
2011年,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率先在江门台山推广,标志着“点餐式”托管服务正式启动。正因为有了扎实的实践基础,《台山市2021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一经推出,就得到广大种植户广泛认可和支持。根据方案,江门台山对实施全程托管服务的农田给予补助,推动构建“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引领农业全域绿色发展。
台山供销农服成立于2016年10月,是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下属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专门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组织,是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是台山市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和台山市生产托管服务中心的承接主体。
台山供销农服正大力创新多元合作模式。一是共同发展的“联合体”模式,整合服务资源,于2020年牵头成立台山市农机协会并担任会长单位,协会拥有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90多户。二是整村流转,台山供销农服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合作社和村集体组织动员农户,台山供销农服协助村集体和合作社将农户的零散地块入股,使农户在自愿的前提下与合作社(村集体)签订土地入股协议,形成集中连片的规模经营服务需求。三是社企合作经营的“资源互补”模式,合作社负责组织农户将承包地统一入股流转到合作社,合作社再委托台山供销农服牵头开展全托管服务,并配合台山供销农服提供农机、人力等服务资源协助托管服务开展。
针对当地农作物病虫害多发、农村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不足的客观情况,台山供销农服依托科学的种植理念和先进的农业装备培育组建专业服务队,建立标准化服务架构,并打造了覆盖县、镇、村“全网络”的三级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服务队伍,建立标准化服务架构,建立三级全方位服务体系,实现生产托管服务高效落地。
台山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台山供销农服通过各类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智能化的监测系统,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和精准农业技术等手段,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测和管理,促进了台山农业生产的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全方位提升了台山市农业生产经营效益。
南方+记者 欧阳胜勇 贺达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