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小伙子误吸后出现“白肺”!防晒喷雾别这样喷!

东莞疾控
+订阅

虽然已经立秋

大家都在朋友圈晒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了

但是紫外线的指数是一点都没降

出门游玩不防晒

都不敢出门

但是啊

这防晒可不能乱买乱用

这不

长沙一20岁小伙

在对脸喷防晒喷雾时

一不小心,用出了“白肺”

什么是白肺?

为何吸入防晒喷雾剂也会让人“白了肺”?

喷雾类产品使用有哪些要注意?

下面就来告诉你!

01

什么是白肺?

“白肺”一般是指重症肺炎在X线或CT检查下的表现,患者肺部呈现一大片的白色状态。

出现“白肺”时,由于肺部有效面积减少,炎性渗出增多,换气功能障碍,患者常有呼吸困难、胸闷、气喘、咳嗽、严重缺氧等表现,严重时可发生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有生命危险。

“白肺”常见于高龄(65岁以上)、免疫力低下、有重要器官慢性病史等人群。

“白肺”除最常见的病因外,吸入有害物质如粉尘、喷雾等,也可导致肺部出现大范围白色样病变。

这位年轻的患者就是因为防晒喷雾使用不当,吸入了一部分防晒产品进入肺部,导致“白肺”的发生。

02

小小喷雾,两大隐患

1

烧伤

市面上的防晒喷雾成分中可能含变性乙醇、丁烷、异丁烷等可燃物,遇到火就会燃烧。

当人的皮肤上大量涂抹这种防晒喷雾时,遇到明火就会着火。

消防救援大队曾对防晒喷雾做过实验,将三款防晒喷雾对着空中喷洒,然后打着点火器,三款防晒喷雾均发生了燃烧。

所以使用防晒喷雾时,千万别靠近明火。

2

冻伤

很多人还喜欢用降温喷雾对付暑热,随时随地喷一喷就能即刻降温。但是,如果不注意距离,对着皮肤直接喷,还存在冻伤风险。

上海消保委工作人员用树叶和番茄做了实验后发现:喷完降温喷雾的树叶和番茄会迅速冰冻结霜,质地也会变脆变硬,像刚从冰柜里拿出来一样。

所以使用降温喷雾时,千万注意喷雾的距离。

03

以下喷雾也需要注意

除了防晒喷雾和清凉喷雾,近年来还有不少喷雾类产品备受市场青睐。

1

干发喷雾

干发喷雾是不少人油头的救星,但里面的淀粉、硅粉等颗粒物,在推进气体的作用下喷射的范围更广、更均匀,更易被误吸,如果过量地吸入,粉末在肺部沉积,会对呼吸道甚至肺部造成损伤。

2

防水防污喷雾

市面上还有一些鞋面防水防污喷雾,含有氟碳树脂、增效剂和有机溶剂等化学成分,曾有人使用时发生误吸,出现咳嗽胸闷、头晕等,被诊断为过敏性肺炎。

3

染发喷雾

染发喷雾能快速为头发上色,是现在广受大家青睐的美妆美发产品之一,甚至还有美妆博主将它用于脸上制造雀斑妆。但是如果不慎吸入染发喷雾,同样会诱发过敏性肺炎。

对于易感人群来说,如果反复吸入具有抗原性的有机粉尘或化学物质,不仅可引发免疫反应,甚至可造成肺纤维化,严重时则有生命危险。

04

如何正确使用喷雾类产品?

01

使用时与皮肤至少保持15~20厘米的距离。如果需要喷洒在面部和颈部,建议先喷洒在手上,然后用手涂抹。或在使用时紧闭口鼻,避免大量吸入喷雾。

02

不要在同一个身体部位连续喷射超过3秒,防晒喷雾中的推进剂喷出后会迅速挥发吸热,长时间或者近距离使用可能会冻伤皮肤。

03

防晒喷雾要存放在阴凉环境中,避免阳光直晒。使用时应远离火源、热源。

04

对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患者,要慎用含易致敏成分的喷雾产品。

如果使用后出现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最好及时就医。

05

尽量在通风处或户外使用,不要在卫生间、车内等狭小密闭的空间内使用,以免喷雾滞留被吸入口鼻。

05

出行带喷雾,注意几点

暑期出游,各类喷雾能否带上火车?目前,我国乘坐高铁对喷雾用品的规定如下:

01

含易燃成分的非自喷压力容器日用品

是指本压力容器没有自喷功能,如香水、花露水、喷雾、凝胶等。

每种只限带1件。

单体容器容积不超过100毫升。

02

自喷压力容器

是指有喷头、喷嘴和开启喷雾按钮的一种带自喷装置的压力容器,如冷烫精、染发剂、摩丝、发胶、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等。

每种限带1件。

单体容器容积不超过150毫升。

累计不超过600毫升。

注:无论还剩多少,产品包装上对容量的标注,是衡量其容量的唯一标准。

如果防晒喷雾不够用

大家还可以选择挤压的防晒霜

就不需要再对着脸喷喷喷了!

来源:健教部综合整理自广东科普、科学辟谣、生命时报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作公益科普宣传,如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