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的长者平常在吃饭方面很随意,能吃饱就行,不会下很大功夫去煮菜,喝汤的机会也甚少。为了让他们好好吃饭喝上靓汤,近日,在白云区同德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同德街社工站党支部联合汇德社区党支部开展“一碗汤的温度”社区长者互助活动。
同德街通过组织初老志愿者熬制爱心汤水送上门给低保、孤寡长者,让社区特殊长者感受来自“一碗汤”的社区温度,搭建以老助老社区互助平台。
送汤上门
孤寡长者喝上爱心靓汤
孤寡长者梁叔6月底确诊腰椎间盘突出,影响了行动能力,不能久站,导致煮饭存在困难,在这一个多月里三餐都吃得很简单,炒个鸡蛋拌饭或者煮面吃,如果实在是馋肉就点外卖,汤也是好几个月没喝过。
“在行动能力可以的时候,我偶尔也会熬汤喝,但现在因身体原因熬汤很难,因此很感谢社工和志愿者送上满满一盆靓汤,满足我喝汤的愿望。”梁叔对社工说。
长者群体退休后,与社会脱节,且随着年纪的增长,长者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减弱,社工在平常上门探访的过程中发现部分低保、孤寡长者因长期独处在家,家人和朋辈的支持比较薄弱。
“一碗汤”是以社区志愿者为依托,一早志愿者便到了社工站进行熬汤准备工作。志愿者先将从市场购买的新鲜食材清洗干净,然后开始长达两小时的熬汤过程,最后将熬制好的汤装进不锈钢保温盒,以确保汤送到长者手上还是热乎乎的。
本次上门送汤关怀服务有10名初老志愿者参与其中,共探访11名低保、孤寡长者。在探访的过程中,志愿者除了了解长者近期的身体情况和需求外,还排查了他们的居家环境,避免长者因乱拉电线、没做好防滑措施等情况导致发生居家安全事故;同时,由于近期高温天气,志愿者向长者普及防中暑的注意事项、中暑后的应急措施、秋季养生知识等,提高长者的防暑意识和健康意识。
互助互爱
初老志愿者加入长者服务
“一碗汤的温度”社区特殊长者互助队伍已经成立三年,志愿者队伍有14个稳定的队员,通过每月定期协助社工开展以美食为媒介的聚会活动或探访服务,志愿者队伍的凝聚力加强,且有了更深的归属感,对“一碗汤的温度”社区长者互助计划也持有高度的认可。
他们认为,能尽己所能给社区长者带来美食和快乐,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志愿者倩姐表示,“以前有帮过行动能力差的孤寡长者送餐上门,人老了很需要社区的关爱,协助老人解决生活上的某些困难。现在自己退休了,平常都有时间参与志愿服务,所以在去年看到社工开展的‘送汤’上门给长者服务后,便联系社工想要加入这个团队,希望通过熬汤送汤上门,为社区长者提供关怀,奉献爱心。”
目前,倩姐已为10多户独居的低保、孤寡长者送汤,通过与他们交谈,发现有好多老人因独居,在吃饭方面都是很随意,更不用说会煮汤喝了,所以她更加坚定送汤服务很有意义,她只要有空就会继续参加。
记者了解到,“一碗汤的温度”社区长者互助活动开展了21场次,服务超过200人次,与至少20名特殊长者建立了良好关系,促进了特殊长者与社区志愿者的沟通交流。为加强困境长者的社区支持网络,接下来,社工站会定期通过组织志愿者,根据节气、节假日和长者身体状况等因素,将熬好的养生汤和甜点打包起来,给行动不便的独居高龄长者送温暖,以美食为媒介,关注社区低能长者情况,使他们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同时也拓宽低能长者的求助渠道。
南方+记者 谭超
通讯员 陈紫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