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晨曦微露,联勤保障部队某汽车团正在这里开展一场长距离运输保障演练。
在一处弯道,一辆迎面驶来的地方半挂车为躲避落石突然大幅转向,径直撞向了部队车辆,二级上士向跃东见状急打方向盘,外侧前轮驶出路基,车身冲向了路旁的悬崖。
危急时刻,向跃东冷静应对,迅即打回方向盘,车身瞬间回正,左侧后视镜擦上了地方半挂车,两车擦身而过,顺利完成了会车。
向跃东是党的二十大代表
这名“95后”战士,是党的二十大代表,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方阵排面标兵,更是奋斗在运输投送一线的联勤保障尖兵。他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四有”优秀个人标兵,被共青团中央表彰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被联勤保障部队表彰为“红旗车驾驶员”“练兵备战先进个人”,被桂林联勤保障中心评为首届“南部联勤尖兵”,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兵、“四有”优秀个人,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 1次。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13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向跃东光荣入选。
追求卓越:
当兵就要当标兵
向跃东出生在湖北恩施的一个小县城,一家三代从军,爷爷曾任某部连长,父亲曾在舟桥部队服役。向跃东说,从小他就是在长辈哼唱的军旅歌曲中入睡。2013年9月,向跃东怀揣憧憬、响应号召参军入伍。
爷爷和父亲送行时,勉励他:“当兵就要当标兵。”当标兵,这也是对向跃东军旅生涯的最好总结。
刚入伍时,向跃东体重近 180 斤,体能素质较差,在摸底考核中成绩惨淡。但这并没有击倒他,反而激起了他的高昂斗志,“我不仅要瘦身,还要参加队列示范班。”
为了快速燃脂,除正常训练时间外,向跃东每天早晚各加练一个“三公里”,刮风下雨雷打不动。队列训练场上,别人休息,他坚持训练;别人训练,他主动延时长、加配重,用矿泉水瓶装满沙子绑在子弹袋上。30分钟的军姿,他硬是要笔挺地站满1个小时,正步踢腿,他咬紧牙关拼命坚持,还在脚面挂上砖头进行训练。晚上收操后,又在班长的带领下,再进行20分钟无氧训练,100米、400米冲刺,蛙跳、鸭子步上7楼……
30天减重30斤,3个月时间跑坏5双胶鞋,最终向跃东成功入选队列示范班,代表连队拿下全营队列会操第一名,完成了一场“胖子从军记”的逆袭。
向跃东参加国庆阅兵
2019年,部队选拔战士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 70周年国庆阅兵,作为连队标兵,向跃东成功入选集训队。可到了集训队后,却因为出腿不够快、腿型不够直、砸地不够响,被教练称为“水上漂”。
“当兵就要当标兵。”父辈的勉励又涌上向跃东心头,他暗下决心,主动自我加压。把“水上漂”练成了“铁脚掌”,从排面第17名,逐步成为排头兵。
96米、128 步、66 秒,这是从东华表到西华表的距离。向跃东最终如愿站在了联勤保障部队方队里,在新中国成立 7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走过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检阅。
为国争光:
打破赛事纪录,拿下世界冠军
2021 年初,得知联勤保障部队将首次代表国家、代表全军参加“国际军事比赛—2021”汽车能手项目,向跃东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兴奋,果断提交了请战书。
刚到国际军事比赛集训队,向跃东发现高手如云,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名驾驶尖兵个个身怀绝技,而最终能代表国家出战的名额,却只有15个。
向跃东立即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训练中。基础知识不全面,他就刻苦学习思索,概念、要点、方法,学好每一项课目;驾驶技巧不娴熟,他就反复尝试打磨,漂移、穿杆、过弯,做好每一个动作;射击成绩不理想,他就细致思考琢磨,据枪、瞄准、击发,扣好每一次扳机。他还对训练视频逐帧分析,背记课目参数、揣摩技术要点,每一米、每一秒、每一环地突破训练成绩。
功夫不负有心人。向跃东凭借过硬的技能脱颖而出,进入了最终的15人大名单,被确定为正式参赛队员。
在雪域高原站岗执勤
但随之而来的训练标准和难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训练赛道有一个被大家称为“魔鬼弯”的弯道,先后有 2名战友过弯时因速度过快,冲出赛道受伤,而受“魔鬼弯”限制,始终没有人能突破 58 秒的赛道纪录。
“突破这个极限速度,就要以身试险。”向跃东就是不服!他一次一次向极限逼近,一秒一秒提高过弯速度,车辆好几次撞上护栏,失控冲出赛道。但他并没有放弃,在磨平了七八条轮胎后,车辆后视镜超出弯道、擦着护栏高速通过,创造了赛道56 秒的崭新纪录。
作为军事比赛,除了比拼驾驶技术外,还要考核选手的射击水平。为了提升自己,向跃东钻进了射击场,在2个月的时间里,打出了2万多发子弹,磨平了两支手枪膛线。长时间的射击训练,让他被诊断为爆破性创伤耳鸣,但他的射击水平也有了极大提升,成为战友们口中的“全能战士”。
8月的俄罗斯沃罗涅日州,烈日炎炎。“国际军事比赛-2021”汽车能手项目开幕式上,向跃东亲手升起了五星红旗,飘扬的国旗在骄阳之下格外鲜艳。
决赛当天,向跃东将车停在出发线,迅速抹了几把手心上的汗,又紧紧握住了方向盘。随着裁判指挥旗落下,向跃东全油发车、弹射而出,完美通过限制路、障碍路、侧坡路、射击,成绩一度遥遥领先。
夺冠的关键时刻,向跃东的车却陷在了被称为“死亡之潭”的泥泞路段里。紧急关头,他沉着冷静,准确判明情况,在车头陷入沼泽的瞬间精准操作,利用泥泞路的阻力顺势换挡,成功驶出了泥潭。
队长赛第一名!打破世界纪录!车辆冲过终点线,向跃东欢呼着冲向早已在一旁等候的战友,尽情分享着这一刻的成功与喜悦。
登上国际军事比武领奖台
颁奖台上,接过奖牌时,一向沉稳的他热泪盈眶:“我无愧于自己的努力,没有给祖国丢脸。”
向战而行:
培养100多名优秀驾驶员
作为一名军龄十年的老兵,向跃东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自己一个人的驾驶技术再高,对部队战斗力的提升终归有限,他说:“不仅要自己当尖兵,更要带尖兵。”
向跃东在学习中
入伍刚满一年,向跃东便因表现突出,被选为预提教练班长。为了编写教案,白天,他和战友三人一组互相讨论,不断寻找最优驾驶方法。晚上,他就伏案编写教案,为确保教案语言通俗易懂,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标点,他都要反复推敲,直到深夜。
在结业考核时,十几个课目的教案,向跃东全都拿到了A+。入伍第二年,才19岁的他便成功当选教练班长,成为当时司训大队最年轻的“兵教头”。
为帮助学兵快速熟悉车辆,向跃东在宿舍墙上精心绘制了一个仪表盘,给每个符号贴上注释,用脸盆和拖布杆模拟制作方向盘、变速杆,让大家能够在休息时间自主练习。
实操训练中,学兵们普遍感到“倒车移位”课目上手困难,训练时间不足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向跃东带着他的学兵,每天早起 1小时训练,周末再加练 1天,一个月就多出了7个训练日。很快,他班内的学兵就在充足的训练时间中,熟练掌握驾驶技能,攻克“倒车移位”难关。
一位有着 11年兵龄的驾驶学兵,接受能力弱、自尊心很强。向跃东主动谈心交流,了解短板弱项,帮老班长量身定制专属教案,经常“开小灶”。在结业考核时,老班长被评为“优秀学兵”,向跃东所带学兵班优秀率也位居单位前列。
向学兵讲解驾驶技术
4年间,向跃东6次被评为优秀教练班长,为部队输送了100多名优秀驾驶员。
近年来,为了提升部队在高原环境的驾驶能力,汽车团前往高原开展演练,车队需要连续经过暗冰路、塌方路、岩石路等复杂路段。可是长期在低海拔地区训练,战士们缺乏高原驾驶经验,车队行进速度也被迫降低,推进缓慢。
见到这一情况,向跃东站了出来,申请打头阵,依靠过硬的驾驶技术在前开路,带领大家通过了复杂路段。回到单位后,向跃东结合此次经历,对高原特殊路段驾驶技术深入钻研,最终反复推演总结编写出了3份高原模拟训练教案,并被编入单位高原训练指导手册。
而在历次任务中,他还总结出野外环境下车辆常见故障与处置方法、重装运输车辆驾驶经验合集等成果,供单位训练工作使用,有效缩短了部队运输保障力生成周期。
向跃东获得的部分荣誉
向跃东说,未来,他要将自己的驾驶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把个人经验不断转化为练兵备战的实际举措,为提高部队战斗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军征程中。
南方+记者 汪棹桴
通讯员 黄翊 卢晓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