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反诈直播间|苹果手机用户需警惕,陌生FaceTime来电不要接

黄江政法
+订阅

近期,全民反诈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面对电信网络诈骗,我们如何在扑朔迷离的引诱中识诈防诈?又该如何规避风险?7月5日起,“写意黄江”公众号、视频号正式开设“反诈‘直播间’”栏目,在每日中午12点,通过“典型案例分享、反诈街坊说、反诈小剧场”等内容,揭露诈骗套路,分享反诈知识,提升大家的防骗意识,帮助群众练就“火眼金睛”,护好人身财产安全。

利用 FaceTime 实施诈骗

FaceTime是一款苹果iOS和macOS系统下利用网络的即时通讯工具,只需要知道Apple ID便可以在陌生人之间点对点拨打语音或视频来电,正是由于这一特性,它被骗子利用,成为了引流的犯罪工具。

案例:

8月5日,小黄的苹果手机接到一个陌生的FaceTime,对方自称是微信微粒贷客服,说微粒贷的利息太高了属于违规贷款,国家规定需要关闭,不关闭的话就冻结小黄的所有账户,还威胁小黄要把其的微信封掉,接着对方给了小黄一个查征信的网址链接,让其去咨询客服。小黄点进网址根据客服的引导,把自己的钱转到了客服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共计84000元,事后小黄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逐报警。

诈骗套路:

1.利用FaceTime向受害人发起视频通话。骗子假冒微信、支付宝、京东商城等金融平台客服,利用盗取的Apple ID等信息点对点接入,通过FaceTime 向受害人发起通话邀请。

2.准确说出受害人信息,获取信任。为了获取受害人信任,骗子会利用非法渠道获取的个人信息,在电话中准确报出受害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贷款等信息,进而实施精准诈骗。

3.给受害人发送虚假征信网址。骗子实施诈骗的过程中,往往会引导受害人登录虚假的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或银监会网站等网址进行查询,进一步获得受害人的信任。

4.以“影响征信”为由,让受害人恐慌。当受害人放松警惕后,骗子谎称与国家相关政策不符合,利率过高,需注销账号或资金冲正,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产生严重后果。若是受害人未曾注册京东金条或白条,骗子则谎称其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贷款账号,也需要配合注销,诱导受害人下载各类视频会议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借机窃取受害人的信息。

5.要求转账完成“清零和销户”。骗子称只有清空贷款额度才能完成“清零”和“销户”,于是要求受害人前往各大网贷平台借款,并将所有资金打入指定账户,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防诈技巧:

1.核实身份,请到官方网站认证。如接到冒充客服的电话,一定不要轻信,应返回官方平台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联系工作人员核实情况。

2.拒不透露个人信息。身份信息、银行账户、验证码、各类密码要小心保管,绝不透露。

3.谈及征信,切勿慌张。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任何单位与个人都无权删除修改。如果对个人征信存在疑问,应当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咨询,不要轻信陌生来电。

4.绝不与陌生人共享屏幕。如对方要求下载视频会议软件进行共享屏幕等操作,一定要果断拒绝!骗子不仅可以获取脸部的个人信息,还能获取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

⬛ 编辑|蔡子航

⬛ 审校|段博士 韦基礼

⬛ 来源|黄江反诈办

⬛ 统筹|黄江镇宣教文体旅办

本文转自写意黄江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