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5个月内拦截“黄牛”下单5200万次

南方+ 记者

今年演出市场强劲复苏,出现了“演唱会火爆一票难求”、黄牛高价倒卖演出票等现象,在采访一位职业“黄牛”多哥的过程中,多哥告诉南方+记者,因为目前不少非强实名制购票的演唱会还可以用一个身份证购买4张票,因此“黄牛”会有专门的抢手团来抢大麦等票务平台上放出的演唱会门票。

每一场热门的演唱会“秒售罄”时,大麦等售票平台都会第一个被骂是最大的“黄牛”。面对质疑,大麦如何回应?作为国内领先的演出票务平台,大麦在拦截“黄牛”时具体做了什么措施?是否有所成效?对于南方+记者提出的种种问题,大麦也接受了采访并表示:他们一直秉持对黄牛“零容忍”的态度,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拦截“黄牛”对正常票务的市场冲击。

TFBOYS十年之约演唱会在开票前,大麦“想看”(预约开票提醒)人数已突破500万。

大麦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记者,因为今年演出市场十分火热,“黄牛”抢票手段也是不断翻新,面对复杂的外部形势,大麦集中力量对平台的防控体系进行了提档升级,在精准识别和拦截“黄牛”能力上持续加大投入,最大限度保障普通用户的购票公平性。

据介绍,首先,在购票环节,大麦通过恶意流量清洗技术在网络层实时识别并拦截通过自动化手段发起下单请求的流量,实现对刷票脚本、刷票软件、虚拟设备的精准防御。目前,大麦对使用恶意软件刷票的拦截率已达99%。

其次,在用户下单过程中,大麦使用了智能风控平台,通过部署多维度的风控策略来识别和拦截“黄牛”。依托长期以来与“黄牛”对抗的丰富经验,平台逐步建立起“黄牛”风控黑名单库,可基于账号、手机号、证件号进行精准匹配并拦截。同时,支持对设备与账号异常情况进行实时判断和阻断,对“黄牛”代抢代拍场景进行有效防御。由于注意到市场上存在的“黄牛”以转赠票的形式来倒票的现象,大麦也联合主办方及时限制转赠次数,并会对高频转赠票品的异常用户进行处置。今年2月至6月,大麦已拦截“黄牛”下单5200万次。

此外,大麦在强实名核验上推出了安全、高效的现场服务体系,支持“人、证、票”强实名核验。今年以来,大麦已为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多个大型演出项目提供了强实名核验服务。即观演时消费者需持购票时填写的观演人有效证件并于现场比对人脸,核对一致后才可入场。

除了在技术层面上限制“黄牛”,大麦收集用户反馈的黄牛问题,制定对应的解决方案,处置违法违规的账号。大麦牵头联合各平台对涉嫌传播、销售抢票软件的行为进行打击。此外,平台还积极采取法律手段对“黄牛”进行主动打击。比如,在内容发布平台、监管举报平台对违法违规的账号、商品、内容进行投诉举报;针对行为恶劣的作案团伙向监管部门提供线索,配合公安机关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

今年在北京多部门联合开展打击演出票务市场“黄牛”非法倒票的专项整治工作中,大麦积极配合北京公安对“五月天”项目的“黄牛”团伙进行打击,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地识别出异常购票数据,为公安部门提供了关键的案件侦破线索。

南方+记者也向大麦反馈了网友提出的建议,如“大麦售票是否可以透明化,即明确标注出一场演唱会具体有多少张票在票池里出售,这样也可以让用户抢票时心里有数”。大麦表示,他们坚决支持可售票量透明化。在TFBOYS十年之约演唱会中,大麦对三次开票的可售票量均进行了公开展示。接下来,大麦将继续敦促各演出主办方将可售票数公开透明化,维护票务市场良好秩序。

南方+记者 张思毅 刘奕伶

编辑 张茵 周煦钊
校对 曹柏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