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孤注一掷》
一经上映就引起了大家热烈广泛的讨论
作为我国第一部境外网络诈骗题材的电影
《孤注一掷》深入展现诈骗这一地下产业链
在满足了大众好奇心的同时
更对屏幕前的观众起到了警示作用
点映破5亿!
又一部黑马杀出
原定于8月11日
才正式全国公映的《孤注一掷》
于8月5日就开启了点映
这一点映,直接就爆了
首日点映票房以1.73亿元成为当日冠军
并一举让全国单日票房
时隔187天再次突破5亿大关
8月6日票房突破1.793亿元
刷新中国影史点映单日票房纪录
8月7日晚间
多个热搜霸榜
↓↓↓
微博上有网友表示
连续三天都没抢到好位置
《孤注一掷》的火爆
离不开它的题材与群众反诈意识的崛起
如今,电信诈骗事件备受人们关注
从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的反诈语录
到记者卧底,制作反诈特别新闻节目
(往期文章↓↓)
卧底记者下架视频换缅甸放人!
他们都经历了什么……
全民自主提高反诈意识
只因为,现实中的诈骗集团
远比屏幕上呈现的
更残忍、更不堪
而我们不愿,再看见有人受此伤害
“毕业就能月入百万”
大学生也成为主要目标
“境外高薪诚聘”“月入十万”
“报销机票”“稳赚不赔”
这些话,你听着心动吗?
且慢!
近年来,不断有人被所谓的
海外“高薪招聘”信息所诱惑
不惜以偷越国(边)境等方式去往境外
幻想着能够一夜暴富
集团头目和骨干打着高薪招聘的幌子
招募涉世未深的高校毕业生等
诱骗其赴境外从事诈骗活动
成为违法犯罪活动的“帮凶”
△视频丨体罚、殴打、电击……境外“淘金”直面死亡威胁
这些身陷境外诈骗公司的人
大多是学生、务工人员等年轻群体
只要偷渡踏出国门的那一刻
就意味着他们的噩梦开始了……
等待他们的不是年薪百万的工作
而是被限制人身自由
遭受挨饿、毒打、电击等惩罚
以及残害肢体 割取器官等等非人折磨
甚至命丧他乡
淘金梦碎!
回流人员讲述境外不堪回首的日子
“天天做噩梦 天天想逃跑”
从海外诈骗团伙解救回来的小徐
就是其中之一
△视频丨缅北回流人员讲述亲身经历
当时的他一直没找到工作
一次偶然在网上刷到一则招聘消息
工作条件和工资待遇都很优厚
不但不收手续费
还报销路费和住宿费
在中介不断诱惑下 小徐去了云南某地
随后多次换乘偷渡到缅北
发现到了境外的小徐想要回家
却被切断与外界的联系
每天被殴打只给一个馒头两瓶水
恐惧之下
他只有听从安排去做“客服”
实际上就是“电信网络诈骗”
小徐也曾尝试逃跑
但在距离大使馆还有几百米时再次被抓
回去后被关了15天水牢
每天在臭水里泡7个小时
有人让他卖血赚钱
一天抽可乐瓶大小的好几瓶血
连续抽了4天,直到失去意识
其他的“同事”
有的被卖血有的被卖器官
没有用处的直接枪毙
给了小徐很大刺激
连续做了一个星期的噩梦
经过我国警方不断努力
小徐终于被解救回国
曾经190斤的小伙子
一年不到 只剩下110斤
诱骗大学生赴境外
从事诈骗活动屡见不鲜
还有以下等等案例
△视频丨缅北诈骗公司回流人员亲述“杀猪盘”诈骗全流程
求职不易,还需警惕
大家在努力收获
录用通知书同时
要如何小心“求职陷阱”呢
提高防范意识
“五防”主动避开陷阱
一防黑中介。“黑中介”是指非法机构以介绍工作为名,向求职者收取高额中介费,却找借口拖延或直接不履行合同。凡是在求职中遇到此类情况,应立即求助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或公安机关,拒绝支付相关费用。
二防乱收费。“乱收费”是指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以用工为名收取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押金、岗位稳定金、资料审核费、服装费等费用,再以各种理由拒绝毕业生入职或中途辞退。《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凡是在求职中遇到此类情况,要谨慎应对,拒绝支付入职前要求缴纳的各种非法费用。
三防培训贷。“培训贷”是指某些机构以高薪就业为诱饵,向毕业生承诺培训后包就业,但须借贷支付培训费。个别公司人员甚至手把手教如何使用贷款软件。凡是在求职中遇到此类情况,切忌轻率借贷支付相关费用,要核实招聘企业的工商注册、企业信用等信息。
四防付费实习。“付费实习”是指某些机构向毕业生承诺提供高薪行业实习岗位,但毕业生须缴纳相关服务费用。凡是在求职中遇到此类情况,不轻信无任何要求且薪资待遇异常高的招聘信息,拒绝支付相关费用。
五防非法传销。“非法传销”是指组织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其以购买商品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中,存在所谓“校园创业”的视频账号,吸引大学生付费加盟,实为不断发展下线,收取费用。凡是在求职中遇到组织者收取入门费,让参与者通过层层发展人员而获取报酬的,应立即远离。一旦发现可疑情况或者被骗,立即拨打110报警。
求职安全
牢记“三要”秘笈
一要增强求职安全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就业指导和安全教育课程,增强识别就业“陷阱”的意识与能力,不走所谓的“求职捷径”。
二要使用正规求职渠道。毕业生可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高校就业网站、国聘平台等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和高校的校园招聘等正规途径获取就业信息。
三要运用法律维护就业权益。了解学习就业有关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如在求职中确有遇到侵害本人合法权益情况,要积极收集并留存有关证据,及时向学校求助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六图牢记
防骗要点
求职过程中
被套路、遭遇骗局怎么办?
这份求职骗局和防骗锦囊送给你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真正的防诈骗
关键还是在于自我意识的培养
大家更要擦亮双眼
保持理智切莫利欲熏心
增强求职安全意识
使用正规求职渠道
运用法律维护就业权益
管好钱包、警惕骗子
脚踏实地、把握机会
来源 | 青春长安、学校共青团、中国教育报、央视新闻、新华社客户端、1905电影网官博、公安部刑侦局、东莞反诈
本文由惠州青年综合整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