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惠州古称岭东雄郡,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山水兼备,风物相宜。惠城作为惠州历史文化名城中心区,文脉绵长,文化家底厚重,东坡文化、科举文化、书院文化、红色文化等在此交相辉映。为了厚植惠城文化自信,让惠城历史文化凝聚和激励惠城民众,今起,惠城发布将与惠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合作开设“漫话惠城”专栏,定期推出惠城人物、惠城民俗等本土系列故事,敬请垂注。
第二期
叶梦熊:治邑显风采,平叛定边关
叶梦熊所处的时代边患不断,如东南倭患、庚戌之变等。为应对这种危机局势,朝廷选拔一批文职官员参与绥靖边防、平定“寇乱”。叶梦熊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脱颖而出,获得了军事实践机会,并有出色的表现。
(一)赣州平寇
万历二年(1547),叶梦熊任赣州知府。赣州安远县群山之中,有山民(山地居民)首领叫叶甲的,历代穴居于山中,他的孙子辈叶楷聚众横行抢劫,已经到了政府不能约束的程度。叶梦熊向督抚江一麟提出铲除的建议。于是决定秘密访问与叶楷有交往并懂得用大道理的人,让他回去山中在叶楷亲信中煽动策反。几个月后,叶楷心腹下山归顺朝廷的人日益增多,连叶楷宗族都有人回去归顺。叶梦熊命令到他们创建社学,推行乡约,建立保甲制度,并请老师督促教育。
叶楷和两三个酋长仍然执迷不悟,甚至仇杀归顺的人。叶梦熊又派人上山,申明归顺的可以免罪人籍,否则消灭巢穴,玉石俱焚。后面叶楷率领一万人造反,官兵在叶梦熊的安排下预先扼住守道的关键,等待机会进攻,裴楷军队策应倒戈。
多年动乱,最终得以平定。后来又将其所占地从安远县分出来,百姓们都对叶梦熊感恩戴德。
(二)加强东南海防
万历十年(1582),叶梦熊升任云南按察副使,未至,旋改浙江巡海兵使。东南地区海岸线绵长,海防本就鞭长莫及,明初以来的“禁海”政策,以及因兵制失修、海备松弛,更加之倭患日益严重。东南沿海居民屡受骚扰、生计受损,警报频频、朝无宁日,同时不断增加的海防军费开支,不仅影响了朝廷的财税政策,而且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叶梦熊来到浙江后,也不禁感叹。
在考察各地的边防之后,叶梦熊“悉召海外渔船,编次界限,勒为部伍,教技击”。此举不仅提高了海防能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倭患,而且“岁省饷金之半”。叶梦熊对于边防的问题,一直主张守战。浙江的边防上取得的成功,增加了其守战思想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风雅鹅城》编委会.风雅鹅城:惠州府城的文化记忆.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 2021.7
来源:惠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转载请注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