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蓝田瑶族乡突出民族特色,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南方+ 记者

日前,龙门县蓝田瑶族乡首届尝新节在蓝田瑶族乡文化广场举行。游客来到这里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欣赏传统民俗文化表演,了解蓝田瑶族乡的文化历史和当地特优农产品品牌,游览当地全域旅游精品路线,好不热闹。

作为惠州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这是蓝田瑶族乡奋力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蓝田瑶族乡在惠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的精心指导下,奋力谱写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扎实推动广东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民族力量。

加强特色党建,推动高效基层治理

近年来,惠州市委办公室在蓝田瑶族乡驻点帮扶,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立足党建,统一领导,为推动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目前,蓝田瑶族乡全乡完成8个村(社区)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实现了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蓝田瑶族乡深入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各村(居)党组织书记,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与此同时,蓝田瑶族乡实施乡村干部“大储备”,大力培养瑶族干部,推广实施“两规三联一法”基层治理模式,完善村规民约,力促村级治理规范化。

活用民族政策,构建有力保障体系

在政策方面,蓝田瑶族乡全乡健全落实推动民族乡加快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切实落实《龙门县扶持蓝田瑶族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龙门县关于<广东省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整改方案》,基本形成推动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

惠州各级相关部门共同协作,运用少数民族政策在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划定1226亩区域设立蓝田瑶族工业园,结合和美乡村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联动保障蓝田瑶族工业园项目落地运营,2022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24亿元,促进了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向民族乡流动和配置,强化实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体系的物质要素支撑。

坚持守正创新,激发民族文化活力

近年来,惠州各级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文化事业,鼓励传承和弘扬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舞火狗”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蓝田瑶族文化展览馆、谋划瑶洞遗址公园,确保瑶族传统文化有序传承。

蓝田瑶族乡的民族体育也得到全面发展,在少数民族运动会中,蓝田运动员多次在打陀螺、高脚竞速、板鞋竞速等民族体育项目上取得好名次,其中男子板鞋竞速60米在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取得了一等奖并打破全国纪录的好成绩。

通过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蓝田瑶族乡不仅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观念,也进一步激发了民族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坚持共享发展,打造宜居和美乡村

蓝田瑶族乡不断加强基础设施,投入近3亿元用于农村污水处理、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31座、配套污水管网49.62公里,实现村级垃圾清运率100%,全乡村道100%硬底化,并建成了江湾公园、卫生站、文化广场等民生工程,发展了光伏发电、生态采摘园、高山茶示范场等生态产业。

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蓝田瑶族乡投入350万元建设卫生院康复区,投入205万元建设综合业务大楼,投入165.5万元建成7个省级标准化卫生站。投入1000多万元实施特色校园和瑶乡现代化教育建设,编制瑶族特色教育规划,将瑶族文化及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纳入教学传承。

此外,蓝田瑶族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全面落实“三保障”民生政策,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乡建档立卡脱贫户100户319人未出现返贫情况,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南方+记者 糜朝霞

通讯员 朱长春 曾晓东

编辑 南小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