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阳江很“柔”,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海陵岛,有风景如画的阳西月亮湾、阳东珍珠湾,海风柔情,拭去烦恼,还有山水画廊、风情阳春。阳江又很“刚”,古有“何传利文武刀”名扬四海,今有“中国刀剪之都”享誉全球。
阳江是中国风筝之乡。马文荣 摄
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的阳江,环境优越、物产丰富、文化底蕴深厚……难怪,当地人总把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挂在嘴上,将笑意写在脸上。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要“稳稳的幸福”,更要持续奋斗。
如今,全省上下正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推动高质量发展。产业底子较薄的阳江,在标兵猛、追兵快的发展比拼中,如何跑出更快的速度,赛出更高的质量,拼出更好的生活?
也许,这能在阳江繁忙的港口、热闹的工地和奔忙的奋斗者那里找到答案。
内外兼修
为高质量发展添足马力
阳江地处粤西,紧靠珠三角核心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向西延伸的支点城市,具有承东启西的地缘优势。
海滨城市,景色的美不在话下;但日子的好,还是得看经济行不行,产业有没有“真材实料”。
阳江不断拓展绿色能源千亿产业集群优势。成伯伟 冯迎 摄
第二产业是阳江经济增长的关键。近年来,阳江第二产业发展迅速,重要原因之一是敢于“向海争风”,加快建设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构建起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研发创新、检测认证、运维管理、综合服务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倾力打造广东省乃至中国产业链最完整、配套最齐全的风电产业集群;而更早布局的合金材料产业集群又迎来大发展,产值从数百亿突破千亿,全产业链成形,成为华南地区重要基础原材料生产基地。
但阳江同时也面临底子不厚、动力不够、后劲不足等问题。根本出路在哪里?关键在于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也是阳江市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出路。
“刚柔并济”的阳江开始“内外兼修”——向内强基,不断补链、强链。在合金材料产业方面,力争甬金冷轧、广青不锈钢技改及新钢铁120万吨球团等项目在今年前三季度投产;装备制造类年度产值预计达40亿元的东方电气整机项目6月也已动工,正在力促大金重工、中远海运重工等项目动工;新鲜出炉的《阳江市高质量建设制造强市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构建产业区域高质量发展布局,为各县区产业发展分工、定调。
向外引资,大招商、招大商。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先后到长三角、珠三角、湖南、福建、川渝等地区组织推介会,以商引商、以链引商。2月,阳江东莞招商会成功签约了希培优制氢设备智能制造项目、锌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等41个项目;3月,阳西在佛山顺德召开招商推介会,达成投资合作意向和协议项目共22个,投资总额247.9亿元;3月13日,铭钰科技·阳江激光科技产业园在江城银岭科技产业园举行奠基仪式,这标志着江城区围绕重点产业招商取得新的突破;4月,阳江市阳东区在苏州举行新能源专场招商推介会,签约8个,预计总投资268亿元;今年以来,阳春市新签约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积极谋划开辟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发展新赛道……
阳江还在努力寻找更多增长点,培育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激光增材等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夯实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和动力。
拼经济,抓项目,谋发展……新一轮发展的冲锋号,为推动阳江高质量发展添足马力、注入活力。
可见在阳江,忙碌同样是一种幸福。
临港融湾
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
深远谋划,才能幸福长久。
在新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阳江立足做强产业,也着眼更宏阔的未来。
繁忙的阳江港。阳江市委宣传部提供
靠海临港是阳江的一大优势。地处南海之滨,阳江拥有长达458.6公里的海岸线。天然港湾和大片海滩,是大自然赠予的优质资源。阳江曾是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转运港,早在宋代便有江浙等地商船往来不断。沉没于阳江附近海域的宋代商船“南海Ⅰ号”,就是最好的见证。近年来,临港布局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合金材料三大千亿级产业,无不体现阳江利用海洋带动产业发展的考量,也给予了阳江更大的想象空间和更广阔的发展寄望。
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往纵深推进,阳江港是重要抓手。但与省内许多港口相比,阳江港并不占优,存在整体规划不足、大型泊位不多、市场腹地开拓不够、外联交通网络欠缺等问题。
建设亿吨级大港,构建现代港口物流网络,阳江能吗?眼前热火朝天的图景给出答案。省市实力企业广东能源集团、阳江交投集团全情投入,深度参与。仅阳江交投集团就有15个在建或即将建设的泊位,规划总吨位超50万吨。阳江市政府“牵手”广州港,优化整合码头资源,升级进港航道,港口工业园区和临港经济带同步蓬勃发展,亿吨级大港建设按下快进键。
加快融湾是阳江的一大机遇。
阳江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海南自贸港等国家战略的叠加地带,是大湾区向西延伸的第一城,也是北部湾融入大湾区的先导区,距广州210公里,距香港143海里,距澳门129海里,区位条件优越。
如今,阳江正抢抓机遇,深度融湾推动高质量发展。阳江“十四五”规划明确,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规划、基础设施、产业体系等全方位对接;支持打造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产业链延伸区和产业集群配套基地,推动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建设。
目前,阳江建设了4个面积超万亩的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总规划面积超过120平方公里,可为企业落户发展提供充足空间。打造了国家级孵化器、省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平台,初步构建起“一站式”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和生产生活配套体系。用地、用水、用电、用工等综合营商成本处于广东省较低水平。
可见,阳江正处在多重战略机遇叠加的利好时期。要想这座幸福之城“总无忧”,当下,正是乘势而上的好时候!
步履不停
阳江人的幸福,是拼出来的
阳江人的幸福,是拼出来的!在城市发展的脉动中,他们展现出“高浓度”的实干精神与创新精神。正因如此,这好日子过得格外踏实。
远的不说,在改革开放初期,阳江人发现了刀剪商机,便想到以家庭作坊式、“打铁铺”式手工生产起家,既当老板又当工人,既当技术员又当业务员,为阳江拼下了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刀剪地位,成为中国最大的刀剪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全球采购基地。
如今,新一轮发展的冲锋号已经吹响,阳江人积极乐观、果敢顽强的个性更加彰显,敢闯敢拼、勇往直前的激情也被再次激发。只有这样,幸福的因子才会源源不断地润泽这一片土地,更美好的未来才会如期与大家相遇。
发展的“强引擎”被点燃:在今年2月召开的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阳江市多位企业家参加现场会,并作表态发言,244个项目总投资1246亿元,涵盖智能制造、绿色能源、重大基建等多个领域。通过主动融入“双区”和三大平台建设,强化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的“软联通”,阳江正以一往无前之姿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奋力前行。
干部的“精气神”被点燃:党员干部“观念大更新、作风大提升、工作大落实”。实行领导挂点联系招商项目制度,启动“政企直通车”,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照通行”改革,拓宽商事登记“就近办”“秒批秒取”渠道,推广“一件事一次办”模式,全面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实施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机制,全力破解项目建设难点堵点……阳江以眼里揉不进沙子的态度抓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企业的“战斗力”被点燃:政府抓招商、抓服务、抓项目落地……一系列“组合拳”打出,市场各主体的敢闯、敢拼、敢为之精神被充分激发。21万户市场主体的企业家们正以敏锐的市场意识、国际化的战略眼光担当起探路者、先行者、奋进者角色,推动阳江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
……
在阳江,幸福总是伴着海风的洒脱,浪潮的热烈,时间的温热。
而稳稳的幸福,总是蕴含在不歇的步履、不退的勇气、不减的热爱里。
>>链接
近年南方+深度挖掘的阳江高质量发展“好故事”
一、高质量发展
1.2022年12月19日,《阳江“中国刀剪之都”加快融入“双循环”》
2.2022年12月22日,《山海阳江绽放新魅力》
3.2023年2月8日,《阳江:政企同心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4.2023年3月2日,《阳江:只争朝夕 建设幸福之城》
5.2023年3月29日,《南方观察|五年干出一个国家级产业集群,阳江风电有颗“世界雄心”!》
6.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开启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江城这家企业功不可没!》
二、基层治理
1.2022年8月19日,《为新业态注入“红色动力”,阳江凝聚社会治理“新”力量》
2.2022年12月9日,《阳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塑造发展新动能》
3.2023年6月28日,《南方观察|红动江城,城市基层党建的实践与探索》
4.2023年7月14日,《南方观察|扬光党群驿站为何“出圈”?》
5.2023年7月14日,《南方观察|阳江: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加速跑”》
6.2023年7月26日,《南方观察|阳江:“四级党建网格”打通基层治理惠民服务“最后一米”》
三、文化强市
1.2022年2月11日,《文化强省开新局特别报道|阳江:焕发海丝名城特色魅力 让漠阳文化连通世界》
2.2023年3月1日,《南方观察|阳江:纪念关山月,让文化名人闪耀文化名城》
3.2023年5月19日,《阳江:海丝文化名城 文旅融合积厚成势》
4.2022年9月28日,《把“南海Ⅰ号”打造成世界级考古品牌》
5.202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启动,百余家博物馆集结阳江》
6.2023年3月2日,《阳江城市形象首次亮相央视,一起为推动海丝名城建设打call》
7.2023年3月5日,《海丝名城迎来大赛事!“粤澳杯”篮球赛阳江上演巅峰对决》
四、乡村振兴
1.2022年10月7日,《阳江:山海兼优“带”动乡村旅游》
2.2023年1月5日,《“漠阳味道”荣登2022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100强榜》
3.2023年1月21日,《贺岁经典|〈粤菜师傅·四海同享之漠阳味道〉》
4.2023年3月19日,《广东省第三届乡村振兴大擂台争霸赛,阳江阳西成功晋级全省六强!》
5.2023年5月11日,《南方特稿|阳西有“种”》
6.2023年5月22日,《阳江阳东“三共建”激活乡村振兴“一盘棋”》
五、平安阳江
1.2022年11月21日,《平安阳江:一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双向奔赴》
2.2022年11月23日,《“双警夫妻”最浪漫的事:我们一起立一等功》
3.2023年1月13日,《阳江公安:以英雄文化铸忠心励士气》
4.2023年3月15日,《奋力谱写阳江高质量发展的“法治答卷”》
5.2023年7月9日,《阳江:以法治化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
六、精神文明
1.2022年3月24日,《阳江:把“文明能量”转化为“幸福指数”》
2.2023年4月21日,《南方观察|接地气的阳江基层百姓理论“特色宣讲”》
3.2023年4月28日,《解读阳江首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地方性法规》
4.2023年7月13日,《阳江民间文化力量会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变得更加强大》
【撰文】赵强 陈步上 李孔青 潘冰 程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