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士说中药|从“蝎子太守”的故事开始,认识中药——全蝎

胡世云
+订阅

  全蝎也是息风止痉药之一。全蝎就是我们日常所知道蝎子,因其有毒,因此,捕捉后必须要加盐用清水煮透才可以入药用,所以药用的全蝎有淡淡的盐味。全蝎在清明至谷雨前后捕捉者,称为"春蝎",此时未食泥土,品质较佳;夏季产量较多,称为"伏蝎",因已食泥土,品质较次。

  “蝎子太守”的故事

  传说,雍正初年,有一位同(知府的副职),他在觐见皇帝时,他的帽子不知什么时候钻进了蝎子螫他的头。他忍着剧痛,所以满头大汗,泪流满面。雍正看见,问他什么事?他急中生智,说:“臣感念先帝六十一载之恩,现在见皇上,尤如先帝,故流泪。”雍正称赞其忠心念主,后来升了他做太守。其他官员知道后,便称其为“蝎子太守”。

  全蝎的来源和作用

  来源: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全体。

  产地: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河南、山东、湖北、安徽等地。已有人工饲养。

  性味:辛、平,有毒;归肝经。

  功效: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用法用量:煎服,3-6g;研末吞服,每次0.6-1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慎用。

  全蝎的服用

  《本草纲目》:“治大人痃疟,耳聋,疝气,诸风疮,女人带下,阴脱。”

  因此,全蝎可以治疗:

  1、痉挛抽搐,为治痉挛抽搐之要药。

  2、疮疡肿毒,瘰疬结核。

  3、风湿顽痹。

  4、顽固性偏正头痛。

  另外,全蝎的毒性主要作用是使呼吸麻痹,因此使用时必须经过严格的加工炮制方可应用。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在后台与本团队联系;文中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