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花1.3亿科研经费成果转化为零,谁之过?

南方评论
2023-08-07 18:59
+订阅

文| 正余弦

日前,广西的年度财政收支审计报告中,某高校用1.31亿元财政支持700余个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率却为0,引发广泛关注。

项目众多,但除了论文之外产出寥寥,如此反差难免令人质疑背后的资金使用情况。

报告提出,高校科技成果市场转化率低、高校科技项目立项聚焦重点不够突出以及科研项目结余资金闲置,值得反思。

我国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速度慢”的问题并非限于一地。《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发明专利实施率为16.9%,其中产业化率仅为3.9%。《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2》对比前几年的数据,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金额总量,单笔大额数量均有所提高,但仍体现出明显的学科和地域差异。

不可否认,科学发展自有其内在规律,不可揠苗助长,也不能“强装门面”,需要经历一定时间的沉淀。

同时,“产学研”融合也会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冷冰冰的统计数字之外,这些深层次的堵点难点同样需要重视。

直面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必须发挥经费的“指挥棒”作用,既要破除职称评定,学科建设,高校排名时“唯论文论”,重数量轻质量等错误倾向,也要在立项时做好项目价值的评估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经费使用审核,在结项后平衡论文发表和成果转化在学科建设中的权重,确保“用得好”。

编辑 邓素凡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