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阵蝉鸣伴随着逐渐走高的气温,面对如此炎热的天气,必须来一份清凉解暑食品来犒劳犒劳自己~
今天登场的美食嘉宾来自广东客家地区,它的名字是“仙人粄”。仙人粄又名“草粄”,是客家地区一种常见的传统小吃。呈果冻状,棕黑色,有光泽,半透明,既是一种清凉饮料,又可临时充饥。
制作和食用仙人粄的习惯在客家地区由来已久,清乾隆《嘉应州志》(卷一·舆地部·物产·草之属)记载:“仙人草(熬汁入面为糕,可解暑。广东新语谓之凉粉草)。”这里所说的糕,就是仙人粄。民谚云:“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农历入伏吃仙人粄,已成了客家人的习俗。
仙人粄由草本植物“仙人草”加工制成,仙人草为唇形科草本植物,喜生于坡地、沟谷之中,怡味甘凉,有清热解暑功效。用仙人草熬制做成的仙人粄,有生津止渴、降温解暑之效。梅州市平远县素有“中国仙草之乡”美誉,全县仙草规模种植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其土壤和气候非常适合仙草种植,种植加工的仙草远近闻名。
仙人草
制作成型的仙人粄
仙人粄怎么做
“浸泡”
将晒干的仙人草洗干净,然后浸泡一段时间
(鲜草也可熬制,制成的仙人粄为草绿色)
“熬制”
捞出仙人草
加入适量山泉水,用柴火慢熬8小时
“过滤”
仙人草液达到一定的浓度后
捞去草渣,用白布过滤汁液
“成糊”
加入适量的碱和淀粉,加热煮沸,搅拌均匀
淀粉与汁液慢慢溶合成糊状
“冷却”
把成糊的仙人草液倒进盆钵冷却
仙人粄便做好啦
仙人粄怎么吃
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白糖、蜂蜜,再洒点香蕉露,入口清爽甜润,满口芳香,沁人心脾。
或挑担、或推车、或摆摊,夏日的梅州街头,
随处可见仙人粄的身影。
取杯、切粄、加蜂蜜、滴香蕉露、捣碎调匀——
完成五个简单步骤,
即可得到一杯调制好的美味仙人粄。
“嗦”地一下吸进嘴里,
爽滑的仙人粄在舌尖跃动,
清凉与甘甜充斥着味蕾,
盛夏的燥热感瞬间一扫而空。
售卖中的仙人粄
来源:方志广东、广东省情网、兴宁文旅体
编辑:陈佳
责编:陈广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