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音乐作品《澳门意象》在珠海首演,共谱珠澳华章

南方+ 记者

8月5日,以描写“澳门八景”为基础的大型大提琴音乐作品——《澳门意象》在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举行世界首演音乐会。据悉,该活动中央音乐学院澳门校友会主办,澳门大提琴乐团倾情演出。

活动现场。

南方+记者了解到,《澳门意象》是由中央音乐学院澳门校友会委约方岽清创作,是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将澳门风土人情、历时人文谱写成一曲时代赞歌,现已成为继《七子之歌》后具有澳门城市代表性、意蕴深远的新文学艺术符号。

活动现场。

音乐会开始前,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音乐学院澳门校友会会长、《澳门意象》大型大提琴作品音乐会艺术总监周游在致辞中提到,《澳门意象》的意义在于用大提琴特殊的艺术表演形式,向世界呈现澳门与众不同的“小而美”,以及澳门回归祖国以后的巨大变化,取得的骄人成就,用大提琴讲好澳门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音乐会上半场演绎的7首曲目及下半场《澳门意象》均由方岽清作曲或改编而来,选曲富有民族特色与美好意境,以大提琴重奏形式为主,大提琴与钢琴、中胡、笛子、琵琶、古典吉他、打击乐等民族乐器或特色中西乐器展开对话,或碰撞或融合,洋溢着浪漫与温馨气息,极具视听体验感。

音乐会开始,大提琴齐鸣喷薄而出,《使命》如深海般咆哮的情绪扑面而来。随后,富于变化、律韵如诗的《醉八仙》,感情真实、梦回童年的《虫儿飞》,柔美婉转、画面感强的《秋之歌》,安宁静谧的《摩尔普斯之歌》和《献给大海》、《友谊天长地久》一首首曲目娓娓道来,将观众的思绪凝结在弓弦的起落动静间,沉浸于演奏者所描绘的音乐世界里。

下半场,《澳门意象》在万众期待中惊艳亮相,《镜海长虹》《三巴圣迹》《妈阁紫烟》《卢园探胜》《普济寻幽》《龙环葡韵》《灯塔松涛》《黑沙踏浪》等风格各异、构思巧妙的八个乐章轮番登场,细腻深沉的琴声诉说着岁月悠悠与历史跌宕,将澳门之美和人文底蕴化为流动的音乐,又在协奏的起承转合间将磅礴时代感和厚重人文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们的掌声久久不能平息,喝彩连连。

活动现场。

“珠海与澳门古代同属于香山县,两地市民世世代代的交往从来没有中断过,有着不可分割的地缘和人缘。”周游表示,《澳门意象》在珠海的首演拉开了粤港澳大湾区巡演的序幕,接下来乐团将继续粤港澳大湾区互相交流、学习,共同为大湾区的文化发展、文化繁荣作出贡献。

南方+记者 吴枫

通讯员 林家圆

编辑 蔡如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