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松岭村:打造增城首个共享田园乡村民宿
佳松岭村结合自身优势,发掘内部特色、引进外部资源。一是深化“空心村”活化“佳松岭村模式”。佳松岭72House民宿项目是以清末民初云从家祠为核心,采取“企业+村民入股+分红”的方式,在保留古祠堂原有历史风貌的基础上,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增城首个共享田园乡村民宿。二是大力挖掘盆景产业潜力,通过举办盆景展销会、打造周六盆景交易市场,着力打造“盆景小镇”和深化“盆景市集”。三是大力弘扬省级非遗舞貔貅,通过升级形象、编写教材、走进校园及深化打造貔貅文创、商演等方式,以弘扬非遗文化,带动经济发展、服务乡村振兴。
亚如冚村:挖掘村内资源推出精品旅游路线
派潭镇亚如冚村积极挖掘村内资源禀赋,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一是积极探索宅基地使用权实际形式,整合村集体建设用地,盘活村集体闲置的物业和宅基地,大力发展特色民宿、乡村旅游。二是以“绿美派潭”生态建设为契机,深入挖掘生态资源,推动商品林地整合流转,开发3000亩茶园,打造以单丛茶为主题的亚如冚村茶园文化园区。三是以灵山秀水新乡村示范带为主线,投资300万元开展亚如冚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打造民宿+采摘+运动+研学+康养精品旅游路线。
东洞村:构建精品民宿街,打造“夜文化”网红村
东洞村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派潭打造“广东乌镇”注入强劲动能。引进万果小镇项目,连片流转土地约1000亩,打造“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该项目已初具成效,解决100多名本地村民就近就地就业,带动村社集体租金收入150多万元。整合连片旧村场、旧学校以及连片农用地等资源,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成功引进雅山房、麦客10号温泉精品民宿等项目,着力构建集农耕文明、田园风光、岭南特色等于一体的精品民宿街,打造具有休闲娱乐体验的全新“夜文化”网红村。
鹅兜村:以“鹅”为名落地农文旅综合体项目
派潭镇鹅兜村以“鹅”为名,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东风,积极探索打造“一村一品一文化”。通过跳“鹅”舞、走“鹅”步、舞“鹅”灯、品“鹅”味,集传统民俗、特色文化、创新活动于一体,全力讲好“鹅”故事。“鹅”名片一经发出,许多投资者慕名而来,鹅兜村紧抓机遇,盘活村内可利用资源,最终在潘屋合作社闲置大楼成功落地“吾乡鹅文化美食广场农文旅综合体项目”。
派潭村:建成高端民宿,坚持藏粮于地
派潭村努力盘活闲置资源,号召外出青年回乡创业,促进村民持续增收。其中以恒溪湾民宿创始人李雪光为代表,回村租用荒废近30年的低围旧变电管理处原有3栋建筑,建成派潭镇第一家摩洛哥风情的高端民宿。同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流转耕地1050亩,全部用于种植水稻,坚持以“质量农业、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效益农业”为抓手,打造派潭村丝苗米示范基地。
密石村:盘活闲置资源,引进高端民宿
密石村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投资700万元打造2023年市级美丽乡村,以密石村“一村一品”——柿子作为整体文化元素,打造柿子网红打卡点、柿子主题公园、柿子集市、柿子展厅等,以柿子产业为突破点。积极盘活闲置房屋资源,引入宿山房高端精品民宿项目。主动融入招商引资,通过“房地一体”确权工作,拟盘活西吓社旧村场40间农房约1100平方米,引进高端民宿项目。
南方+记者 李鹏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