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年例、冼夫人故事、马踏人民公园、富硒荔枝、富硒杨梅…..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和“土特产”登上墙壁,成为马踏镇黄羌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过往村民驻足观看。
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走进基层深入了解乡村生活,7月30日至8月6日,马踏镇党委政府、驻马踏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联合广东财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神匠小绘队Ⅱ”在马踏镇黄羌村开展一系列以“美育引领、寻非遗创墙绘”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大中小学生以艺术之名共绘乡村振兴图,助力乡村振兴,弘扬传统文化,提升乡村文明。
在充分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后,“神匠小绘队Ⅱ”师生因地制宜,将洪拳、高脚狮、木偶戏、跳花棚、六双花灯等非遗元素融入墙绘创作过程中,年例、冼夫人故事、马踏人民公园等非遗文化元素和富硒荔枝、富硒杨梅等“土特产”构成“马踏”字样的图画。队员们从创作构思到分组协作,默契配合,一勾一点、一笔一画,以墙为画卷,认真细琢,把原本简陋的墙面改造成既美观又会“说话”的“非遗文化墙”。
采访:小学生
采访:广东财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神匠小绘队Ⅱ”队长 莫许淇
采访:广东财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神匠小绘队Ⅱ”队员 吴浩森
采访:广东财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神匠小绘队Ⅱ”队员 罗家鸿
据了解,艺术涂鸦团队自去年开始连续2年扎根马踏镇黄羌村,已为村内近200平米的老旧墙面穿上新衣,不仅有效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同时以艺术赋能乡村美育教育,将实践融入乡村振兴、文明创建各领域,持续绘就美丽乡村新文化,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采访:广东财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专任教师 谭淑芳
记者:陈聪
通讯员:谭淑芳 莫许淇 麦彤宇 报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