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培育“十百千万”产业新工匠 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方+ 记者

坚持“制造业当家、产业第一”,人才支撑是关键。近日,珠海市印发了《珠海市“产业新工匠”培育工程实施方案》,以期创新产业人才培育模式,加快培养大批产业工匠,助推珠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8月4日,珠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相关进展。据介绍,珠海市聚焦“4+3”重点产业集群,围绕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主要环节发力,提出实施“行行出状元”“匠苗”成长、“百万行”全员“匠心”培养、“金蓝领”优秀“匠才”引进、技能竞赛“匠艺”锤炼、示范引领“匠领”推选、技能创新“揭榜挂帅”六大行动,加快构建“产教评”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工匠型产业工人培育体系,创新职业(技工)院校“岗位+培养”模式,探索实施毕业年度学生“用培融合”计划,将重点建设10个以上示范性工匠学院(产业学院),培育一支覆盖广泛、梯次衔接、技艺高超的“十百千万”新时代珠海产业工匠骨干队伍——即10名珠海特级工匠,100名左右珠海工匠,1000名左右区级工匠,引导培育10000名左右企业工匠。预计到2025年,珠海市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4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38%。  

珠海培育产业新工匠工程新闻发布会

珠海培育产业新工匠工程新闻发布会

重金补贴与各类激励加速培养工匠骨干  

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郭丽云

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郭丽云

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郭丽云介绍,加大产业新工匠培养力度主要从推动“产教评”融合发展、“政企社”协同推进两方面开展。其中“产教评”融合发展包括深化校企联合培养、推进社会化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民办院校(机构)师资晋升技师、高级技师分别给予4000元、6000元补贴;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工匠学院”,配套给予财政资金支持;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学生学徒或“技培生”培训,面向重点企业订单式精准培养输出技能人才;鼓励企业捐资设立校企合作奖学金。加强“政企社”协同推进则包括健全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完善多元办学体制、提高公共实训服务供给能力、打造珠澳产业人才公共服务枢纽基地。  

对产业新工匠的使用上,提出拓宽技能人才引进渠道、提高技能人才收入待遇、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等三方面政策措施。实施金蓝领技能人才引进行动,对新引进各类高技能人才给予最高30万元工作奖励,对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分别给予1.5万元、2.6万元、3.8万元生活补贴,对市外技工院校毕业年度顶岗实习生给予最高7000元生活补贴;推动国有企业发挥示范作用,引导全市企业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促进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融合发展,贯通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通道,引导企业畅通高技能人才向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流动渠道。  

同时对产业新工匠的评价机制逐步完善,鼓励重点企业健全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制度、建立健全“新八级工”制度,推动建立完善的市、区、企业三级首席技师制度,支持技能等级与学历贯通,推进珠澳技能等级互认机制。对重点产业创新领域用人主体员工通过企业自主认定晋升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的,分别给予3000元、4000元、6000元补贴。市、区首席技师按规定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奖补,鼓励企业对企业首席技师给予奖励。  

除此之外,还从提高技能人才政治待遇、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待遇、加大高技能人才奖励力度三方面来完善产业新工匠激励机制,培育“十百千万”新时代珠海产业工匠骨干,计划每年重点培育10名珠海特级工匠,100名左右珠海工匠,1000名左右区级工匠,引导培育10000名左右企业工匠。  

“下一步要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全市合力,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任务,推动‘产业新工匠’培育工程高质量发展,让产业工人、职校学生‘有前途、有荣誉、有机会’,努力把珠海打造成为产业新工匠的培育引领之地、成长向往之地、技能创新之地。”郭丽云表示。  

入选市示范性工匠学院最高给予500万补贴  

郭丽云介绍,为保障技能人才培养,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大力建设实训培养载体平台,成立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目前已建成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现代服务、新能源四大实训中心。鼓励建设市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培养)基地,一次性给予最高100万元经费资助,鼓励建设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师工作站,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经费资助。企业培训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被认定为示范性企业培训中心的,最高给予100万元建设经费支持。  

除此之外,持续发挥培训补贴带动作用。用好技能提升补贴,劳动者参与技能培训、提升等级认定取得证书的,根据技能等级按省政策规定给予1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补贴,对重点产业创新领域用人主体员工通过企业自主认定晋升技师及以上的可最高上浮至6000元。用好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用人单位组织本单位在岗职工参加新型学徒制培训,根据获证人数按规定给予用人单位最高8500元/人/年补贴,对列入《珠海市技能人才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内的培训项目,补贴可上浮30%。用好企业自主精准培训奖补,企业按规定组织开展在岗职工业务技能精准培训,在满足必须条件后按每人最高3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自主精准培训奖补,每个企业最高奖补30万元。  

校企合作精准人才培养继续深化,珠海市技工(职业)院校新开设市重点产业相关专业,按规定最高给予100万元重点专业建设经费支持。在珠高校、技工(职业)院校、职业培训学校和示范性企业培训中心面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订单式”精准技能培训,最高按8500元/人/年的标准给予培训单位定向技能培训补贴,对列入《珠海市技能人才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内的培训项目,补贴可最高上浮30%执行。本次《方案》里,对入选珠海市示范性工匠学院的,根据覆盖产业性质、建设规模和各方出资情况,计划按企业、院校、政府三方出资1:1:1进行支持,最高给予500万元资金支持。  

据介绍,参与示范性工匠学院项目建设的校企双方有一定门槛:  

要求为高职院校、技师学院、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且产教融合和服务本地重点产业方面有较好基础,工匠学院建设专业为院校优势专业。  

要求一是技能密集型的重点产业和科技创新领域用人主体清单内企业,在产业和行业技能标准方面具有引领性,有相应的行业资源统筹整合和示范引领能力。二是具有较高成长性,有相应的岗位用工需求的同时薪酬待遇水平有市场竞争力。三是重视技能人才薪酬体系和职业发展,按规定提取使用职工教育经费并已开展技能等级自主认定的企业优先,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并认可工匠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要求建设方向符合“4+3”重点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且校企双方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具备基础合作条件,通过“三方九出八共同”,即,“龙头企业出岗位、出标准、出师傅,院校出学生、出教师、出教学资源,政府出政策、出资金、出管理”,推动“企校共同制定培养标准、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共同招生招工、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培训、共同评价、共同激励、共同管理”,积极探索“产教评”一体化,形成可复制、可持续的市场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另外,工匠学院还需有明确的实体化建设地点,具有合理建设方案及建设目标、较完备的运行保障机制。  

珠海市教育局副局长谢芳

珠海市教育局副局长谢芳

据珠海市教育局副局长谢芳介绍,珠海市现有高职院校3所(2所公办、1所民办),在校生近44000人,专任教师约1800人。中职学校(不包括技工类学校)一共7所(4所公办、3所民办),现有在校生约19000人(其中公办学校在校生15600多人),专任教师1122人,专业课教师占63.73%。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产业新工匠”培育工作,主动对接各区和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建设“工匠学院”,目前已有8所在积极筹备中,包括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金山数字工匠学院、三一海工工匠学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工匠学院、高景工匠学院,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打印工程师工匠学院、泰坦新动力智能制造工匠学院、金品智能制造工匠学院、金嘉粤澳跨境商贸工匠学院。  

此外,珠海艺术职业学院结合自身特色,与珠海工艺美术学会联合打造雕刻工匠学院,面向珠海动画、动漫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创建动画工匠学院,致力促进珠海新业态的发展。  

“产教培”鼓励校企订单式培养  

郭丽云表示,珠海出台的《实施方案》提出推动“产教培”融合发展,根据企业人才培养弱点短板提出破题政策,推进职业院校根据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扩大招生培养规模,鼓励面向重点企业订单式精准培养输出技能人才。谢芳也表示,教育部门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联合订单,实现“招生即招工”。如广科院2020年、2021年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培养现代学徒78人,2023年又与珠海恩捷、珠海长隆等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计划招收137名现代学徒制学生。珠海城职院与企业签订订单联合培养229人,并招收现代学徒制学生495人。  

郭丽云认为,《实施方案》更注重发挥企业主体责任和主观能动性,也更为关注技能人才政策的系统性连贯性,尤其关注资金效能形成政社企多方合力,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比如,工匠学院支持资金计划按企业、院校、政府三方出资1:1:1,希望引导带动更多企业加大投入参与共建产教融合共同体。

【本文责编】赵媚夏 

【频道编辑】卢益飞 莫群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张蓓蕾 赵媚夏

【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卢益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