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车分流、集中停放……这个小区电动车由“乱”到“治”

南方+ 记者

8月4日,走进颐景园小区,电动车乱停乱放乃至入户充电现象全然消失,居民住户惬意走动在小区花园道路上,孩子们追逐嬉戏,欢声笑语萦绕。他们不必再担心恣意行驶的电动车危及人身安全,也不必再忧愁随意停放的电动车堵塞生命通道,更不用再害怕电动车入户充电带来火灾隐患。

该小区电动车由乱象丛生到规范有序,离不开清远市清城区消防部门的积极作为。

整改前小区环境。

整改前小区环境。

整改后。

整改后。

电动自行车乱象丛生,居民多次投诉存在安全隐患

清远市清城区的时代颐景园属于密集型住宅小区,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及,电动车在小区内部随意穿梭、乱停乱放、进楼入户充电的现象日益严重,不仅产生极大的消防安全隐患,而且也威胁着居民在小区内部的人身安全。

对此,居民多次向清城区消防救援大队投诉,反映电动自行车乱象带来的安全隐患。清城区消防救援大队多次派员前往检查,关注到小区存在如下现象:住户或者外卖小哥骑电动车恣意穿梭在小区内部道路上,与行人同行抢道;电动车被随意停放在单元楼前、小区空地、安全出口甚至于消防通道上,堵住生命通道;更有甚者,将电动车骑进电梯摆放在门口停放和充电,或者是将电动车电池拆卸下来入户充电。这一系列行为,不仅占用了公用资源,也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从去年9月份开始,颐景园物业管理人员在清城区消防救援大队和辖区镇街消防事务办的指导下,联合社区开始筹备整改行动。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小区业主,逐户了解住户诉求,并多次组织召开业主协调大会进行集中讨论,探讨在小区内实行人车分流、解决电动车停放和安全充电等问题。

由反对到支持,解决停放场所“选址难、表决难、筹资难”

刚开始,很多居民对不能在小区内部骑电动车并且要把电动车停在小区外部这个问题感到不理解,甚至多次引发冲突,并用拒绝缴纳物业管理费的方式进行抗议。在物业管理人员的耐心讲解和循循善诱下,冲突有所平息,但是解决电动车停放位置和安全充电的问题依然严峻。为了规范电动车管理,物业管理人员开展住户电动车信息登记工作,初步摸排小区内电动车数量。针对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建设 “选址难、表决难、筹资难”三大难题,经过几个月的协商,小区业主意见终于达成一致并投票决定了三个电动车停放区域。与此同时,物业紧锣密鼓完善电动车外移的硬性条件。

在设施建成后,物业工作人员定时发布禁止电动车和摩托车进入园区停放的通知,并在住户群广为宣传,引导住户自觉行动。今年7月,颐景园电动车外移进入执行阶段,物业公司组织工作人员清理小区内道路和楼栋架空层停放的车辆,将无人认领的“僵尸车”转移至固定区域。与此同时,物业人员与许多业主住户组成志愿小组,自发参与宣传引导和秩序维护等工作。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如今的颐景园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区外围科学划分了三个电动车停放区域,可容纳2000至2500台电动车,住户的电动车整齐停放在划定网格区域内;指定停放区域内安装了532个可自动断电的智能充电装备,并设置大幅展板指引操作;停放区域进出口安装了智能化进出闸口,住户凭卡出入,方便快捷;充电装置处配备水基型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有效预防火灾事故发生;电动车停车场加建排水畅通的遮雨棚,为电动车雨天充电保驾护航。

南方+记者 黄剑琴

通讯员 清消宣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林伟杰
校对 李冠洁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