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自制发酵食品越来越受大众喜爱
“纯天然、零添加”的同时
还富有动手的乐趣
网络上顺势推出了许多
自制的私房菜保姆级教程
▲ 自制老坛酸菜
▲ 紫苏杨梅姜
▲ 私房牛肉酱
殊不知……
这类自制发酵食品存在巨大的风险
看看案例
近日,广东疾控发布提醒
家庭自制发酵食品和腌制食品
往往是引起肉毒毒素中毒的“元凶”
仅今年7月
我省就发生了两起疑似肉毒毒素中毒事件
一旦发生可疑相关症状
应赶紧就医
切不可拖延时间
肉毒梭菌的肉毒毒素到底有多毒?
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又名肉毒杆菌)在厌氧环境下产生的毒素,其毒性是氰化物的106倍,50ng肉毒毒素可致命,400g肉毒毒素可以杀死世界上所有人!
肉毒梭菌及其毒素进入人体的途径包含:
食源性,也就是通过食物;
通过伤口或者呼吸道;
医源性,比如美容整形中过量使用肉毒毒素。
肉毒毒素有很强的神经毒性,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以运动神经麻痹症状为主,而胃肠道症状少见。它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后,主要作用于神经末梢,阻碍已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麻痹。中毒患者的早期通常会出现疲倦乏力、头痛、头晕等症状,随后有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及颈部酸痛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最终可能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肉毒毒素中毒病死率较高,为30-70%,国内由于广泛采用多价抗肉毒毒素血清,病死率已降至10%以下。
三类食物易引起肉毒毒素中毒
1、既往调查发现“纯天然、零添加”的家庭自制发酵食品和腌制食品,往往是引起中毒的“元凶”:如腌肉、腊肉、泡菜、豆豉、豆瓣酱、腐乳、臭豆腐。
▲腐乳
▲豆豉
▲臭豆腐
2、不新鲜的鱼、猪肉、猪肝,制作不良的罐头食品、瓶装食品和冷藏食品。
3、对于小宝宝来说,蜂蜜也是危险因素。
因为蜜蜂在采集花粉酿蜜的过程中,可能会把被肉毒梭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导致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梭菌及其芽孢。
1岁以内宝宝的肠道屏障功能发育尚不完善,不能抑制肉毒梭菌的繁殖,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不要给他们喂食蜂蜜。
牢记以下几点预防“中招”
1、不购买来历不明的食物
不购买来历不明或者小作坊生产的罐头、发酵类食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发酵类食品、冷冻食品、罐头食品,食用前也应充分加热。
2、不建议盲目自制食品
不建议盲目自制发酵、腌制、罐头食品。确需自制的,要注意环境和容器的卫生,原料要彻底蒸煮或处理干净。不食用已经腐败变质的发酵食品和腌制食品。
3、肉类食品要煮熟
禽畜肉类食品的烹调建议要煮熟煮透,烹饪时最好使用食品温度计测一测,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未达到充分加热的食品千万不要食用。室温放置的熟肉制品再次食用,应充分加热。冷冻熟食品应彻底解冻后经充分加热才能食用。
4、选择合适的储存条件
选择合适的储存条件,加工后的食品应迅速冷却并在低温环境储存,避免再污染和在温暖或缺氧的条件下存放,防止毒素产生。
赶紧转发告诉亲友!
来源:广东疾控、湖南疾控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