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市科学技术局和湛江市农业农村局共同举办智耕碧海,赢“湛”未来——湛江市海洋牧场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发布暨专家访谈会,会议上正式发布湛江市海洋牧场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产学研合作案例——半潜桁架式渔业智能养殖平台(海威2号)建设成功入选。
潜桁架式渔业智能养殖平台(海威2号)
今年5月,湛江雷州半岛首个3万立方半潜桁架式渔业智能养殖平台“海威2号”建成。去年建成的“海威1号”,平台长46米,宽23米,高13.5米,养殖水深超15米,与之相比,“海威2号”平台长86米,宽32米,高16.5米。从“海威1号”到“海威2号”,通过产学研合作,攻破建设技术难题,“海威2号”体积更大,登船点更多,抗风浪能力更强,并且养殖平台智能化程度更高。
半潜桁架式渔业智能养殖平台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传统网箱抗风浪能力差、物资和能源供给困难、无法搭载现代化设备、无法扩展其他生产生活功能等问题而建设。平台采用钢结构建造,养殖水体≥30000立方米(3个10000立方米),搭载智能养殖平台配套投饵机、洗网机、看护平台、物联网信息系统等相关生产设施设备,收集生活污水的生态卫生等环保设施设备,并设置8名渔场工作人员休息房间,配置基本生活设施。平台配置压载系统1套,可实现平台快速上浮或下沉,适应水深15-100米,可抵御14级台风,平台浮起后,可快速拖航转场。
半潜桁架式渔业智能养殖平台(海威2号)的建成可成为养殖基地母船,与传统网箱结合在一起,形成“工船+母船+基地”的养殖模式,使养殖平台的能源、养殖设备等辐射到周边传统网箱,扩大养殖水体。其成功开发可减少自然灾害对海洋经济的影响,为海洋经济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开创深海养殖新模式,扩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为海洋经济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提供技术支撑,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扩大劳动力就业渠道,培育海洋养殖设施产业,推动其产业化进程,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定在会议中提到,在“海威1号”投入使用后,平台的安全可靠性让其印象深刻,平台整体不但平稳如陆地,在经过台风的洗礼时,发现性能远超普通网箱,因此继续建造了“海威2号”。“海威2号”目前是广东省最智能的养殖平台,建成投产后,不但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支持和肯定,而且给海洋牧场的发展带来了信心,引领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关于在产学研合作中,目前海威集团面临的最大挑战,刘定表示:“我们发现种业是第一大挑战,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和不断探索,获批成立湛江市第一个在企院士工作站,目前公司已完成多种海水鱼本土化培育与规模化扩繁。同时,随着装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迅速发展,如何合理、充分应用自动化和智能化是我们的第二大挑战,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合理使用现代化装备代替体力劳动,让先进科技更好为产业服务。”
(资料来源: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想要了解更多企业及产学研合作相关信息
请与我们联系
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潘姝筱 13726969061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