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万家发布2022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门店分布全国109个地级以上城市

南方+ 记者

近日,华润万家正式发布《华润万家2022可持续发展报告》,全面展示过去一年华润万家在经济、环境、社会等领域的履责成效。

保障民生商品货源充足

作为保障基础民生供应的零售企业,2022年,华润万家持续精耕主业,躬身践行“成为消费者喜爱的全渠道零售商”的企业愿景,行业排名稳居前列,勇担央企使命和社会责任,直接对外捐赠支出239.81万元,以实际行动助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作为民生央企,华润万家坚决落实疫情防控政策,做好抗疫保供稳价工作。2022年,全国坚守一线住店人员总计12962人次,住仓106人次。在保供稳价方面,严格落实米面油、肉蛋奶、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管控,全力维护市场价格稳定,并加强与政府、社区合作,满足居民生活、防疫物资需求,2022年共提供保供物资82.3万吨,生活物资17.65万余件。

面对飞速发展的数字时代,华润万家持续探索前沿技术,通过技术创新赋能商品质量管理,全力保障客户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华润万家加大生鲜检测投入,在“达芬奇”系统基础上新开发生鲜农残商品检测管理功能,实现全国生鲜农残检测数据信息数字化管理。该功能可进行单品/检测项/供应商等多维度数据分析,处理数据从年约80万条升至约150万条。2022年,该功能系统从10个生鲜DC推广到全国,并根据验收结果建立健全供应商管控机制,共享信息更全面,管控更有针对性,降低人工处理成本的同时,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此外,华润万家建立商品新型条码管理系统,通过使用含有有效期信息的新型商品条码,实现终端扫码结算时对过期商品的报警拦截,杜绝过期商品售出的可能;运用微信小程序“保质期计算器”,精准并高效排查商品保质期,有效规避因人为计算错误导致的商品过期事件发生;试点开展生鲜溯源专项工作,通过生鲜商品生产、采摘、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的信息采集,打造“互联网+追溯”的创新发展模式,帮助消费者完成从源头到终端的商品信息追溯。

扫码验货

打造一体化完整生态

如今,华润万家门店分布全国109个地级以上城市,为了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华润万家瞄准消费者线上化、近场化发展趋势,融合线上线下,打造一体化完整生态。

华润万家落实“以自有渠道为主,第三方平台为辅”的线上发展战略,以自有平台华润万家APP为重心,通过与京东到家、美团外卖、饿了么等第三方平台合作,推进到家业务,延伸线下门店服务范围。同时,积极优化线下业态,从大卖场、标超、便利店到高端精品超市等的各个零售业态品牌,实现全业态规模上线,通过打造“5—10分钟步行范围”“快进快出”“商品+服务”、社区团购、预售、直播带货等优质购物体验,让顾客轻松获得高品质、多样化的商品及服务。

直播带货

在低碳零碳,践行绿色发展方面,华润万家积极试点建设低碳零碳门店,打造万家低碳零碳品牌。2022年,以Ole’超深活店为试点,建设低碳零碳标杆门店,采用冷链空间合理化布局、应用变频水泵和闭式冷却水塔、减少照明灯组、改用高效节能灯具等方式,预计可减排21%。

华润万家还积极建设低碳零碳园区,以物流运营中心凤岗配送中心为试点,通过屋顶光伏、水蓄冷、充电桩和能效管理平台,有效降低园区能耗。2022年,光伏发电、充电桩、水蓄冷、雨水回收等项目已顺利投入使用,分布式光伏装机3.3兆瓦,年平均发电量357.96万度、水蓄冷500冷吨、充电桩20个,可实现年减碳量2283.43吨。

光伏发电

华润万家还以“焕乡计划”为依托,充分发挥自身行业、渠道、供应商体系等资源优势,建设焕乡基地,推进当地农产品的特色化、品质化、规模化,加大农户采购力度,并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营销,推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2022年,华润万家“造血式”帮扶效果显著,全国帮扶县“农产品基地建设”已开发17家,已打造出6个销售规模超过1000万元重点产品。

南方+记者 宾红霞

编辑 冯颖妍 周煦钊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