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梅州文艺志愿者先后走进五华县岐岭镇清溪村、大埔县三河镇汇城村,为两地200多名假期留守孩子带去客家山歌、采茶戏、竹板歌、客家剪纸等艺术,通过文艺支教的方式为乡村孩子们送上丰盛的“文艺大餐”。
1日,在五华县岐岭镇清溪小学,采茶戏省级非遗传承人陈翠媚和五华县采茶剧团优秀演员朱坚辉、张彬、陈洁、谢玉婷,竹板歌省级非遗传承人钟柳红,民间歌手赖渊以及客家剪纸传承人谢秀珠等,为110多名孩子现场展示教学五句板、采茶戏、剪纸等表演。
钟柳红为孩子们讲授了竹板歌的起源和有关知识,现场为孩子们对唱竹板歌,悠扬的梅花琴声、琅琅的竹板声配合富有地方特色的竹板歌引起满堂喝彩。陈翠媚介绍了五华采茶戏的历史渊源、风格特征等相关知识,现场为孩子们表演扇子花、矮子步、袖筒舞等采茶戏特色舞台技艺,在互动环节中学生们踊跃上台,老师们耐心细致地为学生们示范,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客家剪纸展示课堂,30多名六年级的孩子参加了剪纸学习,谢秀珠以“八一”建军节为主题,从折纸、画线、运剪技巧等方面,融合客家剪纸的纹样元素,讲授剪纸的基本技巧,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折叠、剪裁,制作出一张张各有特色的剪纸。
2日,梅州文艺志愿者在大埔县三河镇中学开展客家山歌、客家剪纸展演教学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由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优秀演员黎骏进行山歌展演和山歌教学,他声情并茂地演绎了各县山歌特色,现场与学生们互动,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让学生们零距离地了解山歌、接触山歌、学唱山歌。谢秀珠以简明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剪纸的基础知识和技巧,邀请学生上台体验折、剪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进行自主创意剪纸,学生们纷纷发挥奇思异想,剪出自己独特的学习作品,充分体验了剪纸带来的乐趣。
据悉,为了能够让假期留守在村的孩子们有更好的文化艺术学习机会,梅州市志愿者联合会带领客家大学生心心筑梦支教队60多名高校大学生,一起走进五华、大埔、兴宁乡村,为村里的孩子们开展为期两周的支教。
“此次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和客家大学生心心筑梦支教队首度联手开展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探索如何进一步丰富乡村孩子的假期生活及乡村艺术支教的多样性。”梅州市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市文联、市文艺志愿者协会今后将主动链接更多社会资源,利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场地,针对暑期留守儿童的多样化需求,以项目化和固化工作模式,走村串户开展文艺支教,做实、做细少年儿童的假期关爱服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下更有温度、更有力度、更有深度。
南方+记者 汪思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