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好这份“拳谱”,助你决战“武林”!

广宁发布
+订阅

南拳、太极拳、螳螂拳、虎鹤双形拳

……

那些在武侠小说、影视作品里

技惊四座的拳法招式

是否让你直呼过瘾、拍手叫绝

仿如置身那一片“江湖”

“动感竹海∙绿野广宁”

2023年广宁县传统武术醒狮大赛

暨传统技艺非遗展演活动

即将开赛

各路“武林高手”

正争分夺秒全力备赛

身怀绝技的他们

又将亮出哪些“看家本领”

快来跟着宁小布

一起解锁这份“拳法秘籍”吧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

有“南拳北腿”之称

广宁作为全国武术之乡

武术文化底蕴深厚

武术拳种众多

目前主要有

南拳蔡李佛拳洪家拳白眉拳等拳种

练习形式分为徒手和器械

单练和对练、三人对练等

拳种一

南  拳

历史起源

南拳又称南方拳,是明代以来流行于南方的拳种的总称。它以福建、广东为中心,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地区,故称南拳。作为南少林等拳种与中国南方各地拳种相结合的产物,技术套路繁多,遍布各省。由于历史悠久,再加上师承关系的演变,形成了多种打法,但多数套路仍具有同一特点,总属南拳。

其共同特点是:套路短小精悍,结构紧凑,动作朴实,手法多变,短手连打,步法稳健,攻击勇猛,常伴以声助威,技击性强。南拳讲究桩功,以练坐桩为主,还有丁桩、跪桩等。也还有练药手、打砂袋、铁砂掌、点穴功、童子功、罗汉功、青龙功、排打功等。

2023年成都大运会武术项目男子南拳比赛中,中国选手曹茂园夺冠 图源新华社

拳法特色

南拳的基本特点是门户严密,动作紧凑,手法灵巧,重心较低,体现出以小打大、以巧打拙、以多打少、以快打慢的技击特色。南拳拳系中有许多象形拳,不仅有龙、虎、豹、象、鹤、蛇、马、猴、鸡等常见的象形拳,而且有狮、彪、鱼、犬等罕见拳种。其象形拳数量之多,居全国诸大拳系之冠。

南拳的总体风格是步稳、拳刚、势烈,少跳跃、多短拳、擅剽手,以声、气修力。威猛迅疾,灵巧绵密,刚柔相济,上肢及手型尤富于变化。它不像少林拳那样雄浑朴茂,舒展大方,但其刚烈之气,威猛之势,却灏然自成气象。

拳种二

蔡李佛拳

历史起源

原是广东新会陈亨所创,他将蔡家拳、李家拳、佛家拳的意形,取其精华,加以创新,自成一派。约在30年代传入本县。

拳法特色

拳术舒展大方,速度快,有长桥阔马之说。功法以穿、搂、挂、扫、插为主。

套路分初级拳术:有十字拳、包撞拳:中级拳术有虎形拳:高级拳术有白模拳。

刀术以劈、挂、撩、展腕、缠头裹脑、扎拳功法,有刀如猛虎之说。

剑术以穿、挂、斩、劈、刺、展腕等功法,以柔制刚,有剑如飞凤之说。

棍术以劈、戳。夹、枪、舞花、扫等功法,有棍打一大片之说。

枪术以搁、拿、扎、穿、点、劈、舞花等功法,有枪如游龙之说。

拳种三

洪家拳

历史起源

俗称洪拳,原是四川洪熙官所创,约在清代传入本县。

拳法特色

拳术沉肩垂爪、短桥短马、刚劲有力、富有南派拳术的特色。

套路分初级拳术,有四平大进拳、七星拳、四门拳;中级拳术有罗汉拳、单弓伏虎拳;高级拳术有虎鹤双形拳、铁线拳、百零八点拳。

器械套路有刀术(九子连环刀、蔡阳刀、企山刀等)、棍术、把术等。特点是刚劲勇猛

拳种四

白眉拳

历史起源

白眉拳是一种古老的拳术,属于南拳的一个流派,是中国宝贵文化遗产之一。起源于明朝末年,据传是四川峨眉山白眉道人所创。现在四川、广东、香港、澳门等地较流行。其特点是刚强凶猛连贯性强路线宽广

拳法特色

拳法有冲拳、鞭拳、双撞拳及千字箭拳。

桥法有碎桥、钻桥、刹桥与封桥等。

腿法有同影侧踢(即撑鸡脚)与蹬脚等。

主要拳套有小+字、大十字、三门八封、十八摩桥功及猛虎出林等。

在这次传统武术大赛中

除了以上四种主要的武术拳种

还将出现

南拳、小洪拳、咏春拳、太极拳

工字拳以及罗汉伏虎拳等拳种

下面为大家

奉上一份相关拳种科普~

小洪拳

又名少林小红拳,发源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少林寺,是中国传统武术拳法之一、少林拳术的基本拳技套路,素有“十八拳之母”之称。

小洪拳是学习少林武术必练的基本拳法,步型有并步、弓步、马步、蹲步、虚步等;手型有掌、拳五花抓;手法有推掌、抢手、扳手、砍手、掠手、拦手、撩手、抓苗头手;拳技有冲拳、劈拳、撩拳、砸拳、侧拳等;足法有踩脚、泼脚、勾脚;腿法有踢、弹、跳;身法有转身、缩身等;眼法有盯、迷、暴、瞪等,是通过完整的手、足、身、眼、步法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理法合一的攻防技术。

太极拳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氏、杨氏、武氏、吴氏、孙氏、和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咏春拳

是一门中国传统武术,是一门制止侵袭的技术,是一个积极、精简的正当防卫系统、合法使用武力的拳术。较其它中国传统武术、更专注于尽快制服对手、以此将当事人的损害降至最低。

咏春拳是以“中线理论”等理论基础为内容、而颇具特色的南拳拳术,强调使用正确的观念、意识及思维方式,来导出肢体的灵活应用;其内容主要包括“小念头”“寻桥”和“标指”等,主要练习方式为双人对练的“黐手”“黐脚”等;辅助器材有贴墙沙包、三星桩等;训练器械有木人桩、刀、棍等。

工字伏虎拳

是广东省的传统拳术,属于洪拳的基本拳法。以步进退成“工”字形,故名工字伏虎拳。工字伏虎拳腰马稳健,桥手刚劲,法门紧密,进退有规

工字伏虎拳是洪拳的基础套路,此拳由“工字拳”与“伏虎拳”两个套路组成,两个套路都可以各自单练,也可以合练,套路中基本上包含了洪拳的各种步型、步法与手型手法,练好此套路,便获得了洪拳的基础,要学更高一级的技法就容易的多了,练好“工字伏虎拳”对习练洪拳者大有裨益。

罗汉伏虎拳

是洪拳中的一个“短桥”套路,此拳活动范围不大,但是训练目的十分明显,主要是练习身法与步法。其中后转与侧移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手法主要是练挑桥、爆桥、抽打等,练习者需要有一定的桥功,对桥法也要比较熟练。

螳螂拳

基本手型仿螳螂前爪,类似刁勾,名“螳螂爪”。主要手法为勾、楼、采、挂、黏、沾、贴、靠、刁、进、崩、打十二字诀。主要步法有滑步、跟步、踏步、拖步等。基本身型要求顶头、沉肩、垂肘、活腕、拧腰、坐胯、扣膝。在套路演练方面,讲究快而不乱、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套路结构严谨,动作之间衔接巧妙,外功是铁砂掌,内功是罗汉功。 

螳螂拳功力技法以螳螂手勾擒拿为核心,特点鲜明,针对性强,有分指撑壁、分指铁牛耕地等徒手功法与打拍沙包、抓提坛口等器械功法两类,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既可独自操作,又能与人合作。

螳螂拳在演练时是一类长短兼备、刚柔相济、勇猛快速的拳术,在学习时,要求以空气为最佳练功器械,在武术各拳类中具有显著的独特风格。

佛家拳

南派佛家拳在劲力上,要求运用先柔后刚的寸劲,弹抖劲,做到刚而不僵,柔而不松,刚柔并用。“长劲,离桥飞打、三关松。短劲,踭腰步合一。连绵,借力巧打,四两搏千斤。飘打,变劲,声东击西。爆发劲,稳准狠、刚劲快脆”。

练习上由正求顺,由顺求活,由活求合,由合求快,快中求力,力中求巧,巧内生精,精里求妙,妙中求绝绝就是百发百中。由于它的动作为“内”与“外”的运动为根本,练的是内家功法,处处体现形神合一,劲力穿透的气概。在精神上它含而不露,神志舒展,计谋敏捷,出手于无形,身到,脚到,手到如猛虎出洞,迅猛快捷,无法遮拦。

佛家拳与传统套路形式,动作优美,方法清晰,节奏明显,拳打四面,连环纵横,刚柔相济,身法多变,眼跟桥手,精气神合一。练习套路时,学其势,必得其法,习其形,须明其意。

查  拳

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优秀拳种之一。盛行于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山西后遍及海内外,尤以在回族中流传更为广泛。历经数百年的实践和演变,查拳形成了现今的冠县的张式查拳,冠县的杨式查拳,任城的李式查拳三大流派。三派的套路内容不同,练法也各有其妙,但其拳理相同,其要求也大体一致。

查拳的风格特点是:姿势舒展挺拔,发力迅猛,动静有致,刚柔兼备,节奏鲜明,步活灵活多变,结构严谨,功架整齐。无论往返进退,上下起伏,力求协调配合,整个套路表现出一种潇洒剽悍矫捷的形态,是长拳类型中较为系统的拳种。

还有诸如

梅花拳、下江南、双飞蝴蝶

四大马、三天脚、五开山拳等精彩拳种

“动感竹海∙绿野广宁”

2023年广宁县传统武术醒狮大赛

暨传统技艺非遗展演活动

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