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专家: 若防洪排涝设施功能健全,涿州城区排水还需约一周

南方探针
+订阅

近日,受到连续强降雨和上游洪水过境影响,涿州防汛形势严峻。河北省水利厅副厅长李娜在介绍媒体采访时介绍,此次涿州降雨量非常大,全市平均降雨量在398毫米。此外,涿州有多条河流汇入,北拒马河上游来水最大洪峰达到4500立方米/秒,同时还有北京市房山区来水,琉璃河和小清河这两条河来水也超过3000立方米/秒,对涿州的防洪带来很大影响。李娜介绍,虽然目前降水已经结束,但是由于河道水位回落需要一个过程,根据预测,后期涿州仍有3亿到4亿立方米的水要过境。

此次涿州水灾为何如此严重?此次水灾有何特点?城区排水还需多久?对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刘家宏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称:“如果防洪排涝设施功能健全,估计城区的排水时间还需一周左右,如果防洪排涝设施体系损毁严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刘家宏表示,本次特大暴雨的预警、预报、调度和应急响应总体还是很精准、及时的。

无

南方+:涿州水灾的水有多大?为什么涿州这次的灾情那么严重?

刘家宏:这次的水有多大,现在还没有一个精确复盘数据。从7月29日至8月1日累计降水量的分布图可以看出:本次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太行山前平原地带,在北京房山、门头沟,河北保定、邢台、石家庄等地有多个暴雨中心。

涿州处于太行山前暴雨中心的下游,汇集了小清河、大石河、北拒马河等河流的洪水,水量非常大。水量的估计具体可参考海河“63·8”暴雨的复盘结果,海河流域“63·8”暴雨产生的径流约270亿立方米。本次3日降水400亿立方米,估算径流量约为180亿立方米。

在“63·8”暴雨中,白洋淀上游地区洪水总量约68.5亿立方米,中上游山区的安各庄、龙门、西大洋、王快、口头、横山岭水库6座大中型水库,充分拦蓄后仍有58.5亿立方米洪水进入白洋淀地区,在充分利用枣林庄枢纽等排洪后,仍有约43.5亿立方米无法调控,需要通过向周边的小清河分洪区、兰沟洼、白洋淀、东淀、文安洼、贾口洼、团泊洼等蓄滞洪区分洪。

无

南方+:涿州水灾的水从何而来?7月31日涨水开始到8月1日灾情日益严重,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似乎大量的水聚在涿州没有排下去?

刘家宏:涿州处于太行山前暴雨中心的下游,上游有小清河、大石河、北拒马河等。涿州水灾的水主要来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当地暴雨产流,这次涿州当地的降水超过350mm,远远超出城市的排涝能力,形成了严重内涝;第二方面是上游山区的外洪,其上游的太行山边缘及山前平原地带是这次暴雨的中心,降水极值达800mm,面雨量超过450mm,极端强降雨产生大量洪水,远超山区的生态和工程设施的调蓄能力,必然顺着河流地势向下游排泄,这部分外洪水到达下游的涿州需要一个时间,这就是7月31日涨水开始,到8月1日灾情依然不减的原因,这主要是有本次极端强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地形、地势决定的。

涿州到白洋淀地势坡度变缓,流速变慢,因此在涿州形成了“阻水现象”。同时由于近些年地方水利投入不足,中小河流防洪排涝工程年久失修、功能退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南方+:与60年前海河流域洪水相比,这次的水灾洪水呈现哪些特点?为什么会给人们的感受如此强烈?

刘家宏:本次特大暴雨的预警、预报、调度和应急响应总体还是很精准、及时的,通过“停工、停课、停运”等响应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虽然局部区域还是发生了令人痛心的伤亡事件,但总体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与60年前海河流域洪水相比,水灾的伤亡数量和对铁路干线交通的影响预计要小许多。据灾后统计,海河1963年8月洪水受灾人口2200万人,死亡5600人,伤46700人;京广、石太、石德铁路相继冲断,破坏总长116km。累计中断行车372天,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

南方+:记者查询发现涿州境内有多个分洪区,比如小清河分洪区、兰沟洼部分蓄滞洪区等,这些对于涿州市这次的水灾有无影响?

刘家宏:小清河分洪区位于涿州市上游,地跨北京市和河北省,是拒马河、大石河、小清河等河流分洪汇聚缓滞的地区,通过运用小清河蓄滞洪区可以蓄滞涿州市上游山区的部分洪水,对缓解涿州白沟河的行洪压力是有作用的;兰沟洼蓄滞洪区位于雄安新区上游,通过运用小清河、兰沟洼蓄滞洪水、削减洪峰,控制雄安新区上游白沟河洪水有序释放,可以减轻雄安新区防洪压力。

南方+:涿州市的防洪标准是二十年一遇,目前说法是24小时降雨量远超涿州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目前,涿州已经停雨,请问涿州排水还需要多久?

刘家宏:海河“63·8”暴雨期间,部分河流高水位运行的时间达20天,白洋淀水位恢复到汛前花了约50天。目前暂不清楚涿州市防洪排涝设施损毁情况,对其排涝能力测算不准。如果防洪排涝设施功能健全,估计城区的排水时间还需一周左右,如果防洪排涝设施体系损毁严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南方+:涿州的水害会不会转移到下游的其他城市?涿州泄洪会不会对下游产生影响?

刘家宏:涿州及其上游形成的洪涝水会通过白洋淀、枣林庄枢纽、大清河汇集到天津,最终排入渤海。涿州洪涝水经过白洋淀的调蓄和枣林庄枢纽的控制后,通过科学调控会将对天津的影响降到最小。

南方+:面对上游的大水,下游的城市可以有哪些应对手段?

刘家宏:一是要坚持以防为主,关口前移,筑牢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通过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系统,对天气系统进行监测,提前预知灾害天气;通过雨量站网对落地降雨进行实时监测,对可能发生的洪水作出预报;通过水文站网实时监测江河、湖泊、水库的水位、流量等水文要素,针对河道水情提前预判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置方案,总体提升洪涝“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能力。

二是要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应对极端暴雨洪涝灾害的意识。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北方城市极端暴雨发生频率、强度有上升趋势,如果社会大众还停留在“北方干旱少雨,不会发生大暴雨”的一般认识中,可能会导致在思想上对应对极端暴雨洪涝灾害不重视,潜意识中缺乏主动避险自觉,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流域洪水与城市内涝联防联控机制,统筹流域洪水和城市内涝的防御,在灾害应对过程中,构建外洪内涝联防联控机制,力争达到流域洪涝防控效果全局最优。

南方+记者 徐勉 杨琼 赵晓娜 段江含

实习生 杨博文

编辑 蒲思伊
校对 李冠洁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