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中山新增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五桂山街道桂南村。这是全市为数不多,以乡村为主体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中山市五桂山街道桂南村。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桂南村所在的五桂山街道,是中山唯一一个全境被划入生态保护区的镇街。这里拥有全市保存最完好、森林面积最大的生态资源,保存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土沉香。作为五桂山探索乡村振兴的典型样本,近年来,凭借让人“治愈”的生态环境,桂南村“火”了,成为年轻人热衷打卡的“网红村”。
乡村经济发展,必须抓住人流这个“牛鼻子”。抓住人流,这不仅是桂南村的命题,更是中山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课题”。
“火了”的桂南村,怎样能一直“火”下去?一个乡村,要持续获得流量的垂青,让年轻人来了不想走,不仅要有“乡村颜值”,更要有承载和管理激增人流的乡村治理能力。
中山市五桂山街道桂南村旗溪村。 南方拍客 连婉晴 供图
以桂南村为试点,五桂山打造以乡村为主体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意欲何为?这并非简单地争取一块金字招牌,而是一次网红村寻求“红下去”机遇的有益探索,更是中山以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典型样本。
“网红村”有了新命题
近年来,在抖音、小红书等各大社交平台上,桂南村的“旗溪-马溪片区”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村”。占地近46万平方米的“旗溪-马溪片区”,拥有百年香樟林、全国最大的土沉香保育地。
夏日炎炎,游客到旗溪村内乘凉。 南方拍客 连婉晴 供图
多年前,前媒体人吴娟从报社辞职,在桂南旗溪创办了“叮咚荒野学堂”。她带着孩子们观察、探寻身边鸟类、植物与昆虫,发现自然之美,建立起与自然的情感连接。
而后,从英国舒马赫学院读完硕士的高才生梁迎,也选择来到旗溪创办了“舒米学苑”,带动了一批年轻人,到乡村沉浸式地学习与生活,真切地感受自然的魅力。
旗溪生活农场。 南方拍客 连婉晴 供图
参与“舒米学苑”体验课后,在深圳工作的插画师阿润,最终选择留在旗溪生活,创办了阿润插画工作室。去年初,在广州工作多年的建筑设计师王慈航,也将工作室完全搬到旗溪村,开启了村庄生活和创业。
生态乡村住进了一批又一批创业的年轻人,各种自然教育机构、乡村研究机构随之而来。凭借独特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与地缘优势,桂南旗溪村吸引了50余名来自各行各业的高学历新村民定居于此,开展生活方式型创业,相应发育出生态农业、自然教育、民宿餐饮、文化艺术等各大行业,涵盖“旗溪生活农场”“原野之上民宿”等18个农文旅创业项目。
香樟公园里的咖啡厅。 南方拍客 连婉晴 供图
如今,一个公众假期,日均就有近千名旅客,涌入旗溪村。在桂南控虾村,摆摊贩售西瓜的村民,一日营业额都高达2000元。
然而,“红了”的桂南村,与大多数“网红村”一样,面临着新困局。
爆发的游客量,带来了停车难、管理难等系列社会问题。在流量之下,旅客的游览空间与村民的居住空间正在谋求平衡。大量创业者涌入乡村,整村的大运营与创业者的小业态正在探讨共生共存的模式。当游客喧哗离场后,如何让桂南村真正留下经济收入而非一地狼藉,成为五桂山文旅破局的“新课题”。
香樟公园附近,有市民在露营。 南方拍客 连婉晴 供图
2022年,五桂山未雨绸缪,开始从旅游目的地整体建设角度,主动谋划桂南村旅游发展。在此背景下,桂南村提出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设想,以村落景区化运营,来协调游览空间与居住空间诉求、整村的大运营与业态的小运营的诉求,实现整村统一发展。
桂南村,如何“红”下去?
去年底,在五桂山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桂南村大胆创立了中山市首家由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全资控股的村集体文旅企业——中山市桂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桂南文旅”)。
以村企为依托,作为桂南村文旅发展主体,“桂南文旅”刚成立就肩负重任——将桂南村打造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为什么要以一条村为主体,打造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醉翁之意不在酒,对于五桂山而言,关键不仅在于打造一块国家AAA级的“金字招牌”,还在于全面提升桂南村的乡村治理能力、文旅产业管理水平,为“网红村”红下去,寻找差异化的竞争力。
桂南旗溪村内举办集市。
实现乡村振兴,少不了示范引领。近年来,不少地方涌现出“网红村”,吸引大批游客参观,给急切希望实现富裕的村庄提供了范式。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同质化严重。乡村民宿、农家乐、田园综合体、乡创空间,网红游乐设施设备,如高空玻璃栈桥、小火车、网红秋千、花海等,仿佛成了网红村的标配。
一味效仿投入,不少网红村不仅收效甚微,而且产品与游客期望相差过大。在抖音、小红书的流量视频吸引下,不少游客开着几个小时车程去郊外体验,却发现车不好停、饭不好吃、厕所找不到、门票收费价格不菲。游客快意而来,失望而归,来了一次,难有第二次。红起来的“网红村”也逐步消失在公众视野。
于五桂山而言,火了的桂南村,怎么一直火下去?这很关键。
今年以来,桂南文旅不仅深入链接行业与高校资源,引入了拥有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博士的专业化运营公司,为乡村文旅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而且,联合五桂山街道办事处、桂南村委,形成三方共建机制,共推AAA级景区创建工作。
桂南旗溪村内举办集市。
每逢节假日,在五桂山桂南村的村道间,车队排起了长龙,街头巷尾人声鼎沸,“停车难”问题无法避免。桂南村直面发展“硬骨头”,不仅建设完成了新的停车场,更规范化了停车收费的问题。
从完善规范游客游览路线、建设公厕和停车场等公共配套到搭建游客中心、制定桂南村文旅发展公约,近8个月来,桂南村的旅游交通、游览服务、旅游安全管理、卫生管理、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及资源和环境保护得到全面提升。
旗溪生活农场。 南方拍客 连婉晴 供图
依托桂南文旅这家“村企”,五桂山桂南村逐步建设起长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营机制,并朝着打造三产融合的“湾区研学旅游第一村”迈进。
【采写】南方+记者 曾艳春
【摄影】连婉晴 卢子衡
【通讯员】宋欣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