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绿岸,鱼翔浅底
经过综合治理
禅城区村头涌、
南海区大布涌兴贤支涌等
由黑臭水体蝶变成
居民休闲散步的景观廊道
……
王借岗森林公园风景如画。/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贡阳摄
佛山以人水和谐共生为目标,积极探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全力将各项工作向纵深推进,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修复,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据统计,上半年,全市投入治水大军超7000人,共完成24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清理江河两岸问题7992宗,新建碧道101.1公里,新建或修复管网535公里。南海区6大水系EPC项目、顺德区2个联围“EPC+O”项目,以及年内计划新扩建的8座污水处理厂均已全面动工。
黑臭水体蝶变成亮丽风景线
铺设污水管网约1.6公里,完善污水收集体系;对河道进行全面清淤,清淤量约8600立方米;从南北二涌引入活水,提升水体流动性;结合乡村振兴,提升美化河堤、桥梁、栏杆,清除杂草杂树,种上粉紫荆、四季桂花、垂柳等……通过清淤、截污、生态补水、岸线提升等措施,于2018年被列为城乡黑臭水体的村头涌,如今水质提升至Ⅴ类,消除黑臭的同时改善了村容村貌,成为周边居民每天散步的好去处。
7月31日,位于禅城区石湾镇街道的明窦涌北段沿岸片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现场挖掘机正在进行清淤作业。/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贡阳摄
“以前河涌的气味很大,居民都会绕着走,住在河边的更是常年不开窗。”张槎街道村头村党委副书记区伟康说,现在河涌水环境焕然一新,反而成了村里一道亮丽风景线,周边的房屋出租率也显著提升。
河涌绿水旖旎,河岸上绿草如茵。经过2年的治理,狮山镇大布涌兴贤支涌如今也消除了黑臭。“过去河涌又黑又臭,村民不愿走近,现在他们每晚都来这里散步。”中建三局北村水系四标项目负责人贺勇定表示。
位于南海区狮山镇的大布涌兴贤支涌是北村水系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中的一环,经过综合整治后,水面干净整洁,两岸绿植葱郁,观水平台宽阔舒适。/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贡阳摄
据悉,兴贤支涌被纳入北村水系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后,通过控源截污、基涌加固、河道清淤、景观提升等综合措施,河涌“华丽转身”,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村头涌、兴贤支涌的“蜕变”折射了佛山推进水环境全流域强统筹大兵团分层次治理的科学性、有效性。
据悉,今年以来,市水环境治理指挥部发挥统筹中枢作用,健全扁平化指挥体系,加强专业化统筹协调,强化部门协作合力治水和一体化督查整改,以及强化黑臭水体治理提升、江河两岸整治提升促进水产城融合,推进治水工作走深走实。
其中,为了压实黑臭水体整治责任,我市对今年计划整治的55条农村黑臭水体,逐条审核整治方案,开展全河段现场检查,强化已验收黑臭水体巡查监管;健全长制久清责任制,持续改善河涌水质,巩固提升治理成效。
多举措强化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雨污分流改造是增强防洪排涝能力、消除黑臭水体的治本之策,有助于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明窦涌北段沿岸片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位于禅城区石湾镇街道,于6月底开工,计划10月底完工,拟新建污水管道总长约700米,清淤现状管道逾8000米。
项目负责人李济济介绍,该项目纳污范围达15公顷,将收集雅居乐花园、中海文华熙岸、汇银帝景苑小区等小区及其沿街商铺的生活污水约800吨/天,并通过市政管网输送至镇安污水处理厂,从而杜绝生活污水直排河涌,实现源头治理。
作为佛山市水环境治理工作年度重点工程,桂城街道灯湖片区水质净化厂计划于年底通水,日污水处理规模为10万立方米/天,设计出水标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准IV类标准。
位于南海区桂城街道的滨江公园风景如画,沿岸的绿道、亲水平台是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贡阳摄
该厂为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截至7月底,项目已基本完成基坑支护工程、地下箱体主体结构工程及地上综合楼主体的施工。地上还将建成公园,预计明年上半年可进行整体验收并对外开放。
据悉,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尤其将工程项目往人口密集、河涌水质不达标等区域倾斜;围绕短板弱项对症下药,推进全市10座重要污水厂进水浓度攻坚,修订“一厂一策”提质增效方案,攻坚排水单元整治和排许可管理;深入推进“三个一体化”改革,压实排水公司主体责任,促进全市排水设施建设效率和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统筹做好治水、节水、管水,全力推进绿美佛山幸福河湖建设,同时大力开展水环境治理督导服务,以水质达标改善和污水处理进水浓度提升为目标,推进重点断面达标攻坚、黑臭水体整治攻坚、污水处理扩能提质增效攻坚、工业园“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攻坚、养殖池塘改造提升攻坚共5项重点任务,确保完成年度目标。
数读:2023年上半年佛山治水成效
1.佛山市水环境治理指挥部召开3次治水会议,市指挥部办公室195次到治水一线帮扶指导、督导检查,全线检查逾350条河涌。
2.各区水环境治理指挥部召开超100次治水会议,各区治水办开展1456次现场调研,推动解决2435个治水问题。
3.今年计划整治55条农村黑臭水体,目前已完成24条整治,完成进度43.6%。
4.已完成新建或修复管网535公里、雨污分流改造35公里、暗涵整治22公里,年内计划新扩建的8座污水处理厂均已开工建设。
5.计划完成48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目前已完成5个自然村治理。
6.上半年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BOD5浓度为80.69mg/L,比2022年同期提升19.4%。
7.全市清理江河两岸问题7992宗,累计拆除江河两岸违法建筑面积50.9万平方米,清理占地面积58.8万平方米,拆后建成公园、复绿面积2.86万平方米,新建碧道101.1公里。
8.完成20个秀丽湖库“一湖一策”“一库一策”方案编制。
在佛山大地上
一幅浑然天成的城市临水而建、
乡村依水而居、青山傍水而立、
山水融合而美的
人水和谐共生水墨画卷
正在徐徐展开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